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聽歌

    對于有巨肺之稱的歌手,往往都會敬而遠之,覺得他們很能唱,但都不是我的那杯茶。

 中國的《我是歌手》節目來到第二季,感覺上已變成向巨肺歌手致敬,雖然還是有非巨肺歌手拿下冠軍,但觀眾依然較為鐘愛飆高音的歌手。

 韓磊和韋唯是我以前較沒留意的歌手,聽他們唱歌的感覺還不錯,畢竟他們的人生路程經歷的事,化為感受融入歌里,聽起來還是較純展現技巧的歌手有味道。

 《我是歌手》第一季的林志炫,聲音和情感的拿捏,最令人稱道,這樣的聲音,繞樑三日。

 歌手的演唱技巧和情感投入程度,有時真的需要時間洗滌;純以技巧取勝的歌手,適合在歌唱比賽,想要唱出經典,不能缺少人生體會。

 許多時候,非巨肺歌手在歌唱比賽相當吃虧,不愛飆高音就不能成為大多數評審或觀眾的喜愛,也許這也像現代人對成功人士的通俗定義:不能賺很多很多錢就不算成功!

 對我來說,聽歌手唱歌,與聽歌星唱歌是有分別的;歌星不一定懂得唱歌,但歌手則是賦予歌曲生命的人,讓人從歌中聽到不同的感受,細細回味,總是能咀嚼出不同的滋味。

 也許,唱歌的人也像釀酒者,需要經驗和純熟的技巧,才能唱出和釀出與眾不同的東西;聽歌的人,就像品酒的人,仔細品茗和欣賞,才能找到其中樂趣。


*本文刊登于2014年3月21日,馬來西亞《中國報》副刊編采Blog。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別當盲目轉發訊息的羔羊

    轉發互聯網訊息前,請讓自己冷靜一分鐘,或花些時間搜尋資料,不要成了流言的幫兇。

 在社交網看到一則所謂的最新消息或資訊后,個人認為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轉發,而是確認或評估該訊息的真實程度。

 如果自己心裡隱隱覺得有關訊息並不可靠,但又想與人分享,或想炫耀自己收到第一手消息,那請慢些出手(轉發)。

 分享資訊或散佈流言,往往是一線之差;別人都在轉發消息,可能是羊群從眾心態,沒必要成為亂發消息的羔羊。

 這次馬航班機失聯事件,消息滿天飛,許多人都希望掌握最新消息,甚至可能在潛意識中,希望成為消息發佈者,但這對于整個事件發展並無助益。

 我們真的有需要成為最快接到消息的人嗎?或者成為最先發佈消息的人嗎?最需先得到消息的是事件中的家屬,最該發佈消息的人,應該是處理危機的相關單位,並非一般公眾。

 關心事件進展,不需要用快來衡量,真實程度才最重要,與其接收和散佈不確實消息,不如默默關注事情進展,確認后才分享出去。

 網絡上任何消息,各有真實與虛假,在網上拼了命轉發消息,只會混淆視聽,制造更多混亂。

 有些人藉著這個機會捏造消息,可能是為了一時之快,或引起別人注意,不要讓這些人的無知,影響了你判斷事物的理智。網上轉發消息前,請先動一下腦袋,當成為自己積福也好!

*本文刊登于2014年3月14日,馬來西亞《中國報》副刊編采Blog。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大制水又來了…

   十多年前的大制水,讓人措手不及,等待水槽車派水,提著水桶上下樓,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受不了。

 幸好,當時還未有小孩,兩口子用水量不多,不想煮食就出外用餐;現在可不一樣,家中人口多,用水量多了數倍,如果真的要扛水,就不只是“苦”字了得。

 如今,大制水重演,幸好已有痛苦經驗在前,知道應該及早準備,才不至于手忙腳亂。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蓄水池水量下跌新聞出現時,家中任何可裝水的瓶瓶罐罐和水桶,就已經全部解封,先裝滿水再說。

 果不其然,我住的那一區在第二輪配水名單中。我早兩天就把水儲好,等待大制水來臨。
 制水期間,最大的問題反而不在煮食,而是大號后使用時的水量,倒得太少沖不干淨,倒太多水又浪費,需要拿捏得剛剛好。

 對于兩天制水、兩天有水的方法,目前看來還不算太壞。但聽一些人說,如果能一天制水,一天有水更佳。

 住在我家附近的小販,有人認為制水時,固定一、兩個小時有水的方式,應該會更好。
 在我看來,這三種方法都應該可行,重要是水供公司方面認為哪一種方式較佳,或者技術上較易處理。

 制水時,才讓人體會水的重要,如果能夠藉著這個機會反省,學會節省用水,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本文刊登于2014年3月7日,馬來西亞《中國報》副刊編采Blog。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小孩需適度體罰

    我贊成適度體罰12歲以下的小孩,因為在某個程度上,它是一種教訓,讓小孩銘記教導,分清對錯。

 我也贊成愛的教育,但必須運用得當,過度妥協和放任會變成縱容,這也是現代溺愛子女的父母,最易面對的問題。

 其實,就是一句老話,兩者必須相輔相承,過度體罰或藤鞭,或太強調愛的教育,兩種極端都不當。

 我孩子的學校,曾因老師體罰我的小孩時,“嚇哭”(大概從小沒遇上藤條”)了少數小孩,家長到校投訴,結果願意使用藤鞭教育的家長,需要寫信給校方,表明立場。對我來說,這實在是怪事,不過還是寫了信,隔年還給老師買了一支藤條,當成是“開學禮物”。

 適度的體罰和適當的愛,才能讓孩子明白某些事的重要,天秤倒向任何一方,都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過度溺愛,顯示父母沒好好教養小孩,過度的體罰,可能變成虐待,如何拿捏得當,相當重要;如果父母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準繩,再給予老師足夠的支持,建立老師的威嚴,才能一起好好管教小孩。

 校方和父母以塑造孩子品格為首,才不會只強逼小孩有做不完的作業,忽略培養小孩品性,“制造”讀死書、爭名次的利益小孩。

 體罰也是一種愛,引導小孩明辨是非;溺愛是變相的“體罰”,讓小孩不明事理,未來也許更易走上歧路。


*本文刊登于2014年2月28日,馬來西亞《中國報》副刊編采Blog。    

微博之聲



我的新浪微博

我的Mophiz微博客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