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精彩的是過程

許多事情,有時看的是過程,不一定是結局。就像已來到第三季的《中國好聲音》歌唱比賽,學員在初選過程,以歌聲打動導師,轉身搶人,然后再選擇想要跟隨的導師,這是一個相當吸引人的過程。
 往年,我都是網上追看這個節目,今年本地電視台延遲轉播,就懶得第二天一早起床上網追看,雖然不是即時知道內容,但覺得有它的精彩之處。
 無疑,這個節目經過一定的編排和包裝,參賽者也是制作組挖掘出來的有故事的人,但我覺得這反而顯出制作組的用心。
 參賽者上台演唱時,導師以歌選人,然后再從聊天中,帶出參賽者的背景和期待,這看似公式化的做法,雖有些硬梆梆,但卻是參賽者和導師之間最好的互動方式。
 在我看來,這個節目的初選方式相當成功,讓觀眾有興趣追看接下來的環節,讓整個節目,因為對參賽者有了一定的瞭解,而變得更富有吸引力。
 撇開此節目的商業計算不談,僅從節目本身的素質來看,這是一般綜藝節目或真人秀未必能比擬的,從中看到的也許不只是比賽,而是過程的精彩。
 也許,一般的歌唱比賽,也對參賽者有著詳細的介紹,但那可能只是介紹,而非從參賽者與導師的互動中,深刻植入觀眾腦海中。
 我覺得,看這個節目一定要看初選,錯過了這個關鍵過程,樂趣也會減少了許多;這就像人生,重要的是與人相交的過程,而不是最后的結果。

*本文已于2014年8月8日,刊于馬來西亞《中國報》副刊編采Blog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那些神,那些人

    有些人,以為自己是神,做任何事都是對的,質疑的聲音都是發自有問題的一群。這些“神人”,背后總有一群“堅貞”信徒,只要有人質疑主子,不管是在現實生活或虛擬世界,就將炮口對準質疑主子的人,有理無理,發炮了再說。
 這些“神”是人但不像人,一堆似是而非的邏輯,讓人好氣又好笑,就像戰國時代,“白馬非馬”的廢話經典人物。
 話說戰國時代的趙國平原君食客之一公孫龍,他帶白馬出城,守門士兵因條例禁止此舉而攔下了他。公孫龍說白馬非馬,因白馬特徵是白色和具有馬的外形,但馬只有一個特徵,即是馬的外形,因此,多了一個特徵就不算是馬。
 那個士兵智商不高,無言以對,唯有放馬出城;公孫龍狡辯得逞,以廢話騙了士兵。現代的“神人”,就像這個公孫龍,憑著似是而非的道理,把許多跟隨者耍得團團轉。
 白馬不是馬,難道是雞是狗嗎?顛倒是非黑白和強詞奪理,都是那些上了神台的人最愛做的事,跟在后面的人,搖旗吶喊強證“神”沒錯!
 那些跟在“神人”后的人,是時候上一堂對事不對人的課,不該迷信“神力”,當犯錯的主子問:“難道阿X(指神人自己)錯了嗎?”,要敢于說:“是!”

*本文已于2014年8月1日,刊于馬來西亞《中國報》副刊編采Blog

微博之聲



我的新浪微博

我的Mophiz微博客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