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氣盛時,即使口裡不說,心裡暗忖:“那你還不咸死?”
歲月,像一個人生的過濾網,把傲氣過滤一些,把不服過滤一些,把不平過滤一些,把鼻氣過滤一些,把夢想過滤一些,把米飯和盬過滤一些,種種種種,都過滤一些。

從消極的角度去看,就是磨去不少“底氣”,也像是磨了志氣,變得什么會思考多一些。
但,積極面是:你知道什么才是人生,不是什么都意氣用事,不是什么都消極以對,總會有一些方式,適合解決問題。
也許,會吃虧一些,失去一些,哀傷一些;但是,心裡上的平和與滿足,會讓人更輕鬆一些,快樂一些,而不是揹著一股氣在身上,情緒失去了方向。
說回吃盬和吃飯這回事,按道理說,習慣吃飯的人,再怎么吃盬,都不可能比吃米多;明顯的,那是一種心態上的認知,而非現實的詮釋,這也是一種智慧,用一種看似不合邏輯的話,說出一種領悟和道理。
虛心的人覺得那是一種道理,心虛的人,用自己的道理詮釋這種道理。
經過,不只是經過,它的同義詞是過程和領悟;人生本來就是在于過程,結果,大家基本都沒有不同。
*圖片取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