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周末》發生的新年獻詞遭官方“修改”的事件,讓我聯想到的是──“干預”。
“干預”並不一定不好,闗鍵在于時機,以及方式。權力抓在手上的人,不太可能看到這兩個關鍵,因為他最大,不需要尊重他人,想做就做,才會引起反彈。
握有權力者,必然需要干預一些事,以把組織或企業,甚至國家體制,維持在穩定的情況;權力另一個對應詞是權限,權力到那裡,也代表你擅長或應該干預的範圍到那裡,而不是不懂裝懂,或者以為自己什么都懂,那不是正常的管理干預,而是干擾。
就如我國體育機制,尤其是羽球方面,基本就是干擾的最佳例子,行政管理不做好自己的事,不斷自以為是干擾教練的專業,不在管理部份做好,卻硬要管到不熟悉的部份。
在我看來,一個組織或企業,為何要有權力結構和劃分,關鍵就在于可以交放權力管理,以及讓各有能力者,負責自己的領域。
權力越大者,就更應該不隨意干預各不同方面的事,應需要具備大局觀,提供意見和領導方向,不是對自己不擅長的範圍亂提意見,干擾作業方式,也影響士氣。
從《南方周末》事件上,就把干預和干擾反映的非常清楚,雖然那有著一定的政治因素,包括可能是兩股或多股政治權力的衝突,但把它放在其他方面比對,尤其是企業或組織,也可看出個中相似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給匿名者:有種,請留名和連結,別匿名當孬種。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