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份,因工作需要上了三天的《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課程,才真正瞭解原則和價值觀的分別。
摘錄去年報導的一部份:
“有一艘船在夜間海上航行,水手向船長報告遠處有細微燈光,懷疑是另一艘船迎面而來。”
于是,船長向對方打訊號燈,要求對方改道,誰知對方也提出相同要求。
這激怒了頗有聲望的船長,以訊號燈向對方表示:“我是某某船長,請你改道!”。
未料,對方的回應竟然使船長改換航道,原來對方的回應是:“這裡是燈塔!”
麥健喜(大馬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推動者兼中文版課程協調員)指出,船就是價值觀,燈塔就是原則,當價值觀不符合原則,就需要調整價值觀。
原則的定義就是指放諸四海皆準和不辯自明的自然法則,而且它是永恆不變和客觀存在,以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也許,有人會認為,原則不能當飯吃,有時還是需要向現實低頭,以價值觀為考量。
我不否認有時價值觀會主導許多決定,但更多時候只要知道自己的原則所在,即底線是什么,並不會過度影響價值觀。
這半年來,每當碰上一些重要決定,我都以原則為根本,確實許多事情可以做出更堅持的決定,不受其他情況影響。
例如,駕駛臨近交通燈時,交通轉黃,就放慢速度,準備停下。
這本來就是駕駛者該做的,而且也是交通規則。但許多駕駛者卻是黃燈就準備最后衝刺,猛踩油門。如果前方有人停下,還會猛按車笛表示憤怒。
有時我會因為后方有車跟著,而不好意思不在黃燈時衝過去。現在,清楚自己原則是安全駕駛,黃燈準備停下,保障自己和其他公路使用者的安全,我會放慢速度和停下,即使后方車子抗議我黃燈不衝過去,我也不會理會。
這只是其中一個學習,還要學習的還很多。
對于《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課程,我有些小體會和感想,希望下來可以陸續分享出來。
*圖片取自此
谢谢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