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吃紅豆冰,對于《初戀紅豆冰》這部本地電影,只能形容它是不夠味的紅豆冰。
一些本地地觀眾和媒體,將這部電影喻為本土電影的里程碑,這令人噴飯之餘,也感嘆有人把吹捧本土和支持本土混為一談。
吹捧,就是一味說好,支持則是該讚的讚,該彈的彈,讚是表揚出色部份,彈是愛之深,責之切,說出一些看到的事實,期待做得更好,只要不是人身攻擊,評論和意見,就不應被視為是不支持。
阿牛陳慶祥對于電影的熱愛不容置疑,個人對于他追求夢想的堅持,非常認同,但這並不代表提出異見,就是不支持本地電影。
想讓小孩成長,不是溺愛和寵壞,而是賞罰兼具,才能讓他們分辨是非,對于本土創作亦是如此,只是吹捧,將讓創作者走失方向,以為一次的成功,下次就不會失敗。
觀看這部電影后,我覺得它能有銷售票房,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
1)阿牛情意結
阿牛是20世紀90年代大馬一系列出色歌手和創作人,觀眾和媒體寵愛有加。
2)媒體吹捧
這相信佔了至少40%至50%原因。猜測媒體眼見眾多本地歌手參與,在拍攝前和公映后,皆有讚無彈,不忍下重手挑出電影弱點和需改善之處,同時推波助瀾,讓觀眾陷入說電影不好即是不支持的迷思。
3)宣傳之功
相較其他好萊塢電影大片,這部電影的撒錢攻勢也許是小巫見大巫,但在媒體的“友情”協助下,抵得大片之功。
4)電影內容屬通俗娛樂
這部電影基本上未具太多思考元素,有些嬉鬧情節加上所謂的本土記憶,以及一些“性教育”環節,基本上和台灣朱延平的電影手法相近,看得人開心就好。
5)觀眾的民眾力量
這相對考驗觀眾對于電影的要求程度,這部電影基本上屬于大馬觀眾口味電影,易看易懂,而且加上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情意結,營造成“洶湧的海浪”。
個人認為電影的看點:
1)飾演馬麟凡和馬麗冰母親女配角,雞婆角色相當搶眼。
2)馬麗冰的角色也不錯,但相對其母,就弱了很多。
3)李心潔的各種畫像,比電影更出色。
4)重複出現的《純文藝的戀愛》,搶掉電影不少風頭。
個人認為電影的浪費點和怪點:
1)李心潔有影后演技,卻遇上沒有發揮的劇本。
2)Botak角色過于笨拙,甚至近乎有些智商失調,抽出這個角色,其實戲應該還是能演下去。
3)打架魚一家的角色,就可能可以拍成一部好電影。
4)浪費陳美娥的演技和外表,這個角色塑造下去,應有很大的張力。
5)阿牛不應參演,演且導令他自己失焦。
6)太多支線,卻掌控不佳,造成情節看來有些失去協調。
7)畫面和情節有點像MV轉換,尤其是前半部更像。
8)太多幕后旁白,讓人看不出導演的更多執導功力。
9)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演陳國坤打架魚魚販的角色,何必找個港音重的人演北馬人?
10)巫啟賢、李心潔皆有台灣腔,為何不像Botak父親角色找前988主播鄭榮配音般,用更道地的北馬人聲音代替(其實鄭榮的聲音也不是北馬腔)?
阿牛很用心和有心拍電影,但也太多企圖心,導和演兼顧不佳即是一例,同時延伸過多支線,玩笑一句,若要道地的電影名,用《初戀雜雪》可能更有效果。
就我而言,《初戀紅豆冰》只是大馬版的朱延平電影,看了笑過就算,像電影用紅豆冰描述愛情般,大熱天含在口裡時,冷得有點痛,之后就忘記是什么味道了。
《初戀紅豆冰》也應被視為一部獨立電影,因為這是阿牛找錢找得很辛苦,自己也出錢拍的電影,雖然未必能像大馬其他獨立電影在國際上屢屢得獎,但能獲得這樣的銷售成績,也至少達到銷售量指標,這比一般獨立電影好得多。
若要為它加上“本土電影里程碑”之類的冠冕,那要如何面對那些在海外屢屢得獎的本土電影和導演呢?看官們有時間不妨猜一猜吧。
總得來看,若你只把電影當娛樂,覺得關注電影內函是一堆牛X,那這部電影可以是四星電影(五星最高),反之,若你是電影愛好者,看重電影傳達的深層意義,抱歉,那就要發揮“大熱天含在口里的紅豆冰”精神了,忍一忍就過去了。
如果要为电影评分,《初恋红豆冰》的确很得到一个不高的分数,顶多能给5/10。。。年初的《大日子》则会有6.5~7/10
回覆刪除只是,我不是专业影评。。。
但,《初恋红豆冰》却是会我在若干年后,依旧萦绕在脑海中的一部电影。。。套一句《纯文艺的恋爱》歌词。。。“几十年都不会忘记”。。。
也正因为我不是专业影评,很多观众也不是专业影评。。。《初恋红豆冰》才能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为的是,电影实实在在触动了观众的心。。。勾起大家都昔日的单纯的那一份缅怀。。。相比之下,电影里头的种种破漏之处,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是闷了一些,你说的都对,没有太大的印象,不过看过笑过就好。
回覆刪除电影的看点在于,把马来西亚独有的风光,像是火炭店、战前老屋拍进电影。
回覆刪除我们当然不能把它拿来跟港台电影比,我更认同,它像初生的婴儿,象征大马电影业嗷嗷待哺。
对于笑片《大日子》,我觉得《初恋红豆冰》有更大的企图心,也尽可能的拍进大马子民的心坎。
虽然,我人在海外,但是绝对支持,也期待阿牛下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