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第二季開播,在互聯網上看了三集,看的不只是好聲音,還因為4位評審,即哈林庾澄慶、那英、張惠妹和汪峰。
這個節目,由參賽者自由選擇評審導師的方式,個人覺得頗合做人的基本原則。
對人的第一印象,外表佔了極重要的因素,自稱不以貌取人者,往往也會因為一個人的外表,影響了心中的決定。
先聽歌聲,再決定轉身與否,這對以歌唱和音樂佔有歌壇一片天的評審而言,不失為一個理智的選才方式。
轉身后的評審,還需要極力爭取參賽者加入自己的團隊,從選擇變成被選,也是一種“人生轉折”,這對參賽者和評審雙方都公平。
其中一個外表不出色,但聲音優質的參賽者表示,她之所以參加這個節目,就是因為評審先聽歌聲,才決定轉身與否的方式。這對擁有好歌聲的人,才是最公平的事;這個原則,不應只是用在舞台上,人生何嘗不也是這樣呢?
我們都知道不能以貌取人,但卻常以貌取人,這即是所謂的雙重標準,沒有基本原則。先慎重考慮每個選擇,再來決定轉身與否;選擇了就要極力爭取,不后悔自己的決定。
給別人機會,也給自己機會,每個人的生命中,每件事都有著許多選擇,三思而后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人生才有意義。
*本文刊登于2013年8月2日,馬來西亞《中國報》副刊編采Blo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給匿名者:有種,請留名和連結,別匿名當孬種。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