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

大马于今年上半年的网路诈欺损失高达11亿2000万令吉,截至今年9月,与诈骗相关的总损失已接近19亿2000万令吉。
如果这个金额拿来盖高速公路,可能已经从新山直通玻璃市了!普通老百姓辛苦赚来的血汗钱,被躲在荧幕后的数码老千一键卷走。
然而,在感叹之余,也要为国行和相关机构的努力点赞。全国诈骗应对中心(NSRC)成功冻结1291万令吉,归还199万令吉。虽然是“杯水车薪”,但至少证明这道防线没有白搭。
然而,当人们在防范电话诈骗时,老千已改用假投资App、银行职员换卡骗局或AI深度伪造。即是说,防诈意识教育要常态化,且要贴近最新骗术,不能只停留在旧招。
国家反诈骗门户(NFP)在半年内阻止3.69亿令吉的诈骗交易,效率惊人,这证明用科技追踪和拦截是正确方向。
无疑,诈骗集团比任何企业都更懂得数码转型。他们利用匿名加密货币、跨国钱骡网路和复杂的社交工程,让资金追踪变得像在迷宫里找隐形的猫。
再者,无论是被贪婪或恐惧蒙蔽双眼的受害者,还是被高薪诱惑成为钱骡的帮凶,又或是银行内鬼,人性的弱点永远是金融安全最大漏洞。
面对长期的“金融抗疫战”,或许可从数方面全面反击,即银行的硬核责任、政府与通讯业的跨国合作、公众的数码免疫力。
须严管钱骡户头
首先,必须强制银行的“冷静期”与“二次认证”,任何大额、高风险或首次转账,银行系统应强制设置12小时的“冷静期”,并要求独立身分验证。
同时,须严管钱骡户头, 除了冻结,也要对提供户口者施以更严厉的惩罚,并且在业内设立钱骡黑名单,让人知道当钱骡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其次,金融犯罪无国界,但大马的法律追诉和资金追回程序却像慢动作。国行和司法机构须与邻国甚至全球伙伴建立“快速响应通道”,让追查和冻结资金的指令能秒速过境。
另外,电信公司和社群媒体平台不能置身事外,必须更严格管制大量注册的SIM卡和假冒企业、政府机构的短讯、WhatsApp帐号,不能让骗子轻易地获得犯罪工具。
总括而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免费的陷阱。任何让人发财致富、中奖或急需汇款的讯息,都应先全面怀疑。否则全民在这场防诈比赛中,一直会是落后的一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給匿名者:有種,請留名和連結,別匿名當孬種。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