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31日 星期六
2005年12月26日 星期一
茨廠街,要怎樣才能忘了你?
茨廠街給我的印象一直都很不好,潛意識中一直要自己忘記他,偏偏他又是許多人眼中的美地,外州或外國朋友來馬,都說要去逛逛,又會不間斷的被提醒起它的存在。
我對當地開店營業做正當的生意的商家沒有排斥,反而寄予茨廠街兩旁商家同情,街道的攤子阻住了招牌,不知道生意會否受到影響。
時光鏡頭回到當年就讀學院的我,對茨廠街的印象僅止于熱鬧,另外一個印象就是容易被“砍菜頭”的地方。10年前在那兩個人吃雞飯要12令吉,不是被砍是什么?一個普通手表掛價90令吉,我一個會殺價的朋友將之殺成25令吉,價格會有這樣大的差距嗎?
記得有一次帶一個新加坡工作的朋友到那,他看中了個ROLEX的冒牌表,掛價百多令吉,明眼人一看就知那需這個價,都是用來給遊客和洋人的價碼,我告訴朋友殺價看看,竟然還被那裡的年輕小販漫罵:“沒有錢就不要買!”
最讓我憂慮的是那些“小手”,一些朋友曾提起在那被扒錢包的經歷,因此若是被逼要去茨廠街,都會盡量護住自己的皮包,或以背包遮放在后褲帶;基本上,本人身上銀倆多,扒手扒我算他倒霉,但內裡的證件才是我最擔心,除了申請程序繁人,要去面對那些效率緩慢的公務員才是我最頭痛的事,時間白白浪費在他們身上並不值得。
當然,翻版光碟通街亦是茨廠街的“特色”,冒牌貨亦不遑多讓,但是若有取締的日子一般上只有小貓兩三只未“收到風”的翻版小販被捉,此乃大馬能之表現。
那些相關政府人員應該閑來無事“微服出巡”(穿著普通不帶人馬)走一走茨廠街,就只知道翻版商在那兒是多么的“快活”。這種翻版商隨街擺賣如此狀觀,若說相關官員不知實在說不過去,這其中涉及怎樣的醜事你我心照不宣,而這也是“大馬,能”的最佳表現。
突然寫這個話題,完全是由于前今天大批官員到茨廠堵路掃蕩冒牌貨的新聞,勾起了我對這個地方的情緒。這次的行動看來應該是受到某方面的壓力,或者是發生一些大事而讓官員“出手”,這種表面工作必然要做,不然沒有的交代就難看了。
幾乎可以預言,過了十天半月后,茨廠街就會“翻版照賣,冒牌照開”,“大馬能”壯況回復,支持翻版者大可無需憂慮。這十多廿天的時間就先到其他地區找樂子,反大馬賣翻版的地方多的是,Pasar Malam就已經多不勝數。
茨廠街,要怎樣才能忘了你?
2005年12月20日 星期二
投訴有效!
上兩個星期我收到一個5個號碼短訊的SMS,來源是39444。我即刻上網查,發現有人也中過類似的短訊。
我知道他們這種短訊是以Reverse Billing運作,只要你沒有要求,它送給你並扣你的錢就是不對;而且,我看過報章有報導有人平白無辜收到短訊被扣錢的個案,我不想我的手機也被扣錢,況且本人非富有之人,東扣西扣就什么都完了。
一氣之下,我就到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網站(www.mcmc.gov.my)投訴,本來想這種投訴多半是石沉大海,沒想到它們還真有做事。今天,就有一名叫Mandy的女子從Maxis打來(那個號碼屬于Maxis負責),說已收到投訴,並且說只要有扣錢都會補回,還真不錯,心頭之火消失了。
要表揚一下MCMC和MAXIS,至少在這間事上他們做得不錯,認真面對投訴和處理,各位如果有遇到這種5個號碼的SMS亂亂送,亂亂扣錢,不妨去mcmc投訴吧!
其他有39444投訢的網站連結:
http://mahagurusia.blogspot.com
http://maverickysm.blogspot.com
***圖片是從其他部落格轉載的圖片,並非是我的手機,也證明這個號碼不只我一人投訴而已。
手機短訊的崛起為許多人帶來便利,有些說不出口的話,通過文字更容易表達出來,而且和打電話比較起來,只要運動得法,可以省卻一筆電話費用。
由于它成了電訊公司盈利的其中一種模式,因此又被人稱為姆指經濟;經過演化之否,短訊的使用已不再朋友之間的通訊方式,當5個號碼的短訊服務出現之后,馬來西亞人民的生活開始起著變化。
這種通過輸入5個號號索取商號、遊戲、活動、注冊、甚至交易的方式,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之中;以前寫信去電台點歌,要買信封和郵票,還要通過郵寄等待回覆,現在各電台都以輸入短訊的方式點歌,或者說出要說的話,方便俐落,值得推擴。
還有吉隆坡警方推出的警方之友短訊提供消息的計劃,一樣備受好評,人民成了警方的線眼,為警方提供第一手線索,實是科技改善了人民與警方的合作關係,應受到推崇。
但是,目前充斥在市面上方其他短訊,有的是為了獲取利益,不惜胡亂發送短訊給沒有訂購任何服務的消費者,導致白白損失一筆金錢。政府在這件事情的關注程度不足,己有法令可以控制這些短訊業者,但執法情況不完善,讓這些業者任意發送短訊,不少消費者“中鏢”后只能埋怨,無法很好的獲得應有的補償。
受害的消費者可以向多媒體委員會(MCMC)投報,通過電話或網上投訴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問題,但市面上濫用短訊的情況並未見改善。根據了解,短訊公司收費的方式是基于“回覆收費”(Reverse Billing)的法律原則,消費人主動輸出5個號碼的短訊后,獲得該公司的回覆短訊才正式徵收費用,一般上介于30仙至5令吉不等,視有關服務而定。
以鈴聲下載為例,消費者希望從中得聲某一首歌曲的鈴聲,就發出指定的短訊至有關號碼,這則短訊的收費利益只歸給電訊公司;當短訊公司收到消費者的要求后,就發送消費者所要的鈴聲,這就是需要付費給有關公司。
但是,有一些公司卻開始利用法律漏洞,要求消費者第一通發送的短訊,是要成為會員並允許不定時發送訊息或服務,而這些服務都需要付費。
另一些公司的做法更加變本加勵,在不獲得消費者的要求下,擅自發送短迅,並且微收費用,這無疑是剝屑消費者的權利和金錢,有關當局必須予于正視。筆者相信,這些公司目的只求獲得利益,既使被有關當局發現,就索性關掉原本公司,再成立另一間行騙,這讓原本為消費人帶來便利的短訊服務,成了過街老鼠,這對正當營業的短訊公司以及消費者都極不公平。
目前,這種濫用短訊謀利的情況已開始惡化,有關當局應該即時給予關注,不要等到已經泛濫成災才來扼止,但是的損失將無從估計。
儘管我對執法單位的態度和行動抱有懷疑,但還是希望他們至少能從這件事開始,重新建立一個勇敢和迅速解決問題的形像,讓人民對執法單位的印象加分。
2005年12月1日 星期四
2005年11月27日 星期日
舊曲觸心之<我是真的付出我的愛>和<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我是真的付出我的愛>是一首經典的情歌,中學時候聽周華健唱,心里有很多感動;當時年少,對於異性的愛很好奇這首歌正好適合濫情的年紀.
這首歌曲的旋律悠揚悅耳,唱和聽都很舒服,十多年再重聽,依舊喜歡,代表這首歌曲耐聽,但也表示我跨入人生另外一個階段,對於曾經愛聽的歌曲的感覺回來了,年輕開始向我揮手告別.
鍾鎮濤場<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感覺滄桑,充滿祝福和無奈.當時是被旋律吸引,同時因為欣賞小虫這位音樂人,更加留意這首歌曲.
失戀的人應該會對這首歌很有感觸,不管是無奈,或是用來安慰自己.
有人曾用利用這首歌的歌名開玩笑,改成"只要你死得比我早",用來對付"敵人",一名兩用,還真是多功能......
這首歌曲的旋律悠揚悅耳,唱和聽都很舒服,十多年再重聽,依舊喜歡,代表這首歌曲耐聽,但也表示我跨入人生另外一個階段,對於曾經愛聽的歌曲的感覺回來了,年輕開始向我揮手告別.
鍾鎮濤場<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感覺滄桑,充滿祝福和無奈.當時是被旋律吸引,同時因為欣賞小虫這位音樂人,更加留意這首歌曲.
失戀的人應該會對這首歌很有感觸,不管是無奈,或是用來安慰自己.
有人曾用利用這首歌的歌名開玩笑,改成"只要你死得比我早",用來對付"敵人",一名兩用,還真是多功能......
2005年11月1日 星期二
DEEPAVLI檸檬三部曲
今天是DEEPAVALI﹐看到印度人禮貌上說一聲“HAPPY DEEPAVALI”﹐但從昨晚到現在近入3次恭賀都好像不對人。當然﹐我不可能找華人或馬來人來說﹐我是對印度人說﹐但3次都不對。
第一次是昨晚放工回到家門口時﹐對面的“印度”婦女恰巧就在門口﹐我就微笑說﹕“HAPPY DEEPAVALI”﹐她也微笑的看著說﹕“我不是印度人”﹐我一下子傻了眼﹐急忙道歉﹐原來她是錫克人﹐極度不好意思的掩上門﹐心裡面想﹕錫克人可以是興都教徒嗎﹖
第二次是今天早上臨出門時,斜對面的印度人坐在門口,心里面想,這個是印度人沒錯,就又微笑著說:"Happy deepavali", 他看了我一眼,說:"我們沒有慶祝.",那時我真的是八丈金剛摸不著頭腦,抬頭看一下他們門上的印度神像照片,他續著說:"我老爸才去世,沒有慶祝."
WA KOU,我又撞壁,真的很白目,他的老豆前几不久才去世,我竟然忘了.但是,我心里存在著一個疑問,就是:印度人也象華人一樣,有至親去世,連節目都沒有慶祝嗎?
第三次,同樣時間,下樓之後,臨拿車前,碰到住在3樓的印度婦人,他跟我說"MORNING",我說了一句"HAPPY DEEPAVALI",她從我旁邊擦身而過,沒有反應,我想了一下,哦,之前她還給我一個有關于其他宗教的冊子,他不信印度教,又吃檸檬.
上了車,我下決心不要再向印度人說HAPPY DEEPAVALI,只是在心里獻上祝福就好了,不然一個DEEPAVALI就吞下這麼多檸檬,酸都酸死了,真的是"你爸爸你".
無論如何,還是要祝福他們:"Happy Deepavali"!!!!
第一次是昨晚放工回到家門口時﹐對面的“印度”婦女恰巧就在門口﹐我就微笑說﹕“HAPPY DEEPAVALI”﹐她也微笑的看著說﹕“我不是印度人”﹐我一下子傻了眼﹐急忙道歉﹐原來她是錫克人﹐極度不好意思的掩上門﹐心裡面想﹕錫克人可以是興都教徒嗎﹖
第二次是今天早上臨出門時,斜對面的印度人坐在門口,心里面想,這個是印度人沒錯,就又微笑著說:"Happy deepavali", 他看了我一眼,說:"我們沒有慶祝.",那時我真的是八丈金剛摸不著頭腦,抬頭看一下他們門上的印度神像照片,他續著說:"我老爸才去世,沒有慶祝."
WA KOU,我又撞壁,真的很白目,他的老豆前几不久才去世,我竟然忘了.但是,我心里存在著一個疑問,就是:印度人也象華人一樣,有至親去世,連節目都沒有慶祝嗎?
第三次,同樣時間,下樓之後,臨拿車前,碰到住在3樓的印度婦人,他跟我說"MORNING",我說了一句"HAPPY DEEPAVALI",她從我旁邊擦身而過,沒有反應,我想了一下,哦,之前她還給我一個有關于其他宗教的冊子,他不信印度教,又吃檸檬.
上了車,我下決心不要再向印度人說HAPPY DEEPAVALI,只是在心里獻上祝福就好了,不然一個DEEPAVALI就吞下這麼多檸檬,酸都酸死了,真的是"你爸爸你".
無論如何,還是要祝福他們:"Happy Deepavali"!!!!
2005年10月23日 星期日
舊曲觸心 之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中學時期聽到這首歌曲就非常喜歡,特地不吃午餐,將零用錢儲蓄起來,去買了這張專輯,還記得價錢是5令吉.
這首歌曲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因為歌曲的旋律,也由于原唱者葉歡的聲音.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現代人要坦蕩交心很不容易.
將這首歌曲點給天下間能夠交心的朋友,以及真心相對的情人.
這首歌曲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因為歌曲的旋律,也由于原唱者葉歡的聲音.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現代人要坦蕩交心很不容易.
將這首歌曲點給天下間能夠交心的朋友,以及真心相對的情人.
2005年10月2日 星期日
在南洋商報的一片採訪
我差點都忘了自己報導過這個新聞,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有一定的使命的。無意中在百度搜索到原文,貼上來分享,也是一種紀念和提醒。
原文
福音電影為港電影市場打下清新強心劑日期:
Friday, July 27 @ 14:22:07 MYT新聞主題: 影音空間
報道:潘有文
由於《生命因愛動聽》在香港以500萬港幣(250萬零吉)的票房創出佳績,瞬間成為電影界和大眾的焦點話題,連續7個星期上映,從全香港只有6間戲院肯上映增至14間戲院,創造了福音電影的新紀錄,更引發福音電影是否能成為新類型、新潮流電影的話題。
《生命因愛動聽》在大馬未能獲准在戲院公映,但以非盈利性質在一些場所播放時,同樣吸引非常多的人潮。到底由香港影音使團制作的《生命因愛動聽》,是否標志著寓福音於娛樂,或是寓福音於教育的這種新類型影片正成為一股潮流?
前陣子身在大馬,為王傑主演的新福音電影《賭神之神》看景的香港導演潘亨利,接受《南洋商報》訪問時,並不認為這樣的福音電影的潮流已全面形成,但隨著《生命因愛動聽》和其他幾部福音電影的備受注目,香港已經有其他人也在策劃拍攝同類型的影片。
“新類型的電影需要一段長時間醞釀,而近年福音電影在市場上取得好的反應,其實是來自信仰的力量,這是其他一般商業電影所欠缺的因素,要如影音使團般以真人真事的方式來拍攝,肯定不容易。”
基督徒市場與眾不同
潘亨利分析《生命因愛動聽》能突破市場上一貫的賣座定律,完全是因為教會的信眾支持,他強調這股力量不能小看,因為基督徒都希望將帶有福音訊息的電影介紹給更多人,甚至寧願自掏腰包購票請朋友觀看。
“就是因為這樣,基督徒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市場,也很有可能是個很大的市場,但這個市場一定是基督徒觀眾加上良好的口碑而形成。”
他指出,其實較早時香港的商業電影也曾嘗試走類似的路線,就如巫啟賢演的《慈雲山十三太保》,但由於是商業投資,重點並非是宗教教育,也沒有基督徒作為原動力,造成票房成績不標青。
電影的類型和風格常因為潮流而改變,但潘亨利很有信心的表示,他們不會將目前拍攝的福音電影轉型,這是由於影音使團拍攝電影的目的不是為院線、拿獎或票房,主要目的是帶出宗教信息,讓有興趣的人去看。
影音使團公關經理謝小慶,回憶當初《生命因愛動聽》在香港爭取戲院上映時感慨萬千,她向《南洋商報》表示,電影拍攝完畢給香港片商看時,全部給予的答案都是“No”,片商的理由是這部戲太干淨,沒有任何暴力、色情和床上戲,擔心沒有觀眾肯入場觀看,片商還建議不要在戲院上映。
“至此我們才知道,原來沒有這些‘市場因素’是沒有觀眾的;幸好最後我們請人幫忙,能在6間戲院上映。沒想到上映後票房一路直上,接著下來兩、三個星期都是香港電影票房冠軍。”
她指出,《生命因愛動聽》其實是影音使團的轉捩點,因為之前制作的影片都是錄象制作(Beta/Video)格式,但此部電影卻是使用35厘米的膠卷,在經費上需要350萬港元(175萬零吉),對一般商業電影而言是小成本制作,但對於非牟利機構卻是相當大的負擔,因此當時就在3個地方包括加拿大、歐洲和香港籌款。
真人真事影響力更大
謝小慶強調,影音使團拍攝的電影都是改編自真人真事,因為他們覺得真人的生命力很強,是一般編劇所無法創造出來的。“我們覺得真人力量很大,因此電影放映後會邀請主角現身演講,那種震撼力超乎想象,可以使很多人受感動。”
影音使團除了自己制作電影,也引進外國福音電影。謝小慶指出,外國的福音電影規模很大,且能媲美好萊塢制作,他們希望可以讓觀眾的視野更廣闊。
在香港,影音使團已引起年輕人的注意,因此謝小慶表示,他們將更嚴謹的制作,因為電影裡使用的一些口語、詞匯和做法,在某些程度上會對這些年輕人有影響。
謝小慶說:“我們創造了福音篤棟笑人物穌哥,並舉辦《穌哥Show》和《穌哥救地球》,吸引了許多人來看穌哥(由林以諾牧師扮演)的演出,相當受歡迎。”
謝小慶指出,他們現在只是掌握了年輕人的一些東西,但香港年輕人的潮流變化很快,因此必須更加小心在意的去做好自己的本分。
香港政府贊助拍攝戒毒電影
影音使團拍攝了《生命楂fit人》後,引起香港政府刮目相看。這部影片曾獲得第16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朱茵)、第5屆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王喜),並入圍第15屆人道關懷優良華語影片。
謝小慶說:“香港政府看了《生命楂fit人》覺得很有意義,有商業因素也有教育和宗教意義,就撥款讓我們拍攝戒毒宣傳片《當生命遇上生命》,已在6月26日國際禁毒日舉行慈善首映會,反應很好。”
首映會上,甚至沒份參演的巨星周星馳也到來捧場,並在場講述他年輕時所曾見過的吸毒者故事。
由王喜和李子雄主演的《當生命遇上生命》,目前只在香港安排了數場電影欣賞會,仍未在院線盛大公映,據謝小慶表示,是因為香港政府從來沒有出錢拍攝影片後拿到戲院去上映,正在想著“如果賣座賺錢的話怎麼辦”的問題!
以大眾傳媒傳達真善美
近年在香港把福音電影從教會帶到戲院大銀幕,為香港低迷的電影市場打下一枝清新強心劑的“影音使團”,是個怎麼樣的組織?
憑信心去完成
1989年六四事件後,在香港有許多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做很多事情。當時有3個基督徒希望將自己真善美的信仰,以最快的方式告訴大家,他們選擇了大眾傳媒,便成立了影音使團,當時資金有限,就從拍幻燈片開始,把很多社會現象拍攝出來,包括大家有興趣的末世或靈界之類的話題。
他們覺得單一的幻燈片不足夠,開始使用多元影象幻燈片,在香港各大會堂放映這些畫面,有講員現場講述有關專題,公開給教會和非教會人士購票觀看。
1996年,影音使團拍攝第一部錄像制作《生命因禰傳奇》,香港影星喬宏當時憑《女人四十》登上金馬影帝,當時的他已是70高齡,專業受肯定,才完成了第三次心髒手術的喬宏,覺得這條命是上帝給他的,應該為神做一些事,就將他的生平拍成了《生命因禰傳奇》。
謝小慶說:“當時影音使團沒有錢買器材,電影界的前輩告訴他們如果堅持去買器材拍這部片子,一定會搞到破產,要我們別拍,但喬宏說不怕,他也是我們董事會的董事,當時我們只是憑著信心去做,有得吃就吃,有得住就住,到美國西雅圖去拍,後來才知道喬宏悄悄地將影帝的獎品名表賣掉,充作制作經費,讓片子得以順利完成。”
藝人極積參與
影音使團覺得除了拍個人故事,也可以拍一些大眾化的故事,就將真人真事找藝人來拍,以便可以更達到傳福音和將影片介紹給更多人的效果。之後出現了《他伴我同行》和《地茂廚神》等福音電影,後者講述廚師主角打老婆和包二奶,做了所有男人喜歡做的壞事,當時影音使團以人帶人的方式去推介這部影片,恰逢香港社會有很多家庭問題,影片引起很大反應,甚至有機構自己出錢買,然後印制派發出去,共派了70萬張VCD。
1999年,影音使團拍了喬宏主演的《天使之城》,也因為這部影片,大馬人第一次真正認識“香港福音電影”,當時它在香港相當轟動,因為喬宏簡直是用自己最後的生命來拍這部戲,過後他就去世了!
同年潘亨利為影音使團執導了《生命楂fit人》,以戒毒改過自新的真人真事作為藍本,他邀朱茵演出,她很喜歡故事的概念,即使在戲中要扮演到很骯贓的樣子,沒有漂亮的衣服穿,而且由於資金有限,拍攝期間是沒有人去伺候她的,但朱茵還是願意去拍。
潘亨利說,朱茵拍過很多戲,唯一能讓她提名金馬獎的就只有這一部,她可以說是賠錢去拍,但得到神的祝福,讓人知道她會演戲!
除了拍攝影片,影音使團也有在電視甚至互聯網上,推出福音節目,以及辦福音音樂會。
影音使團大事年表:
1989年 影音使團成立,制作《星光的背影》
1991年 首部多元影像幻燈制作《最後通諜》
1995年 到大馬制作《迷離交叉點》
1996年 首部錄象制作《生命因禰傳奇》
1997年 首部福音電視電影制作《他伴我同行》
首張音樂CD《天地情緣》
(創基督教CD最高銷量紀錄)
1998年 首部大型福音電影《地茂廚神》
1999年 首部戲院上映的福音電影《天使之城》
《生命楂fit人》獲多項電影獎提名
香港首個大型基督教電視節目《基督2000》和《神光2000》第一輯誕生,後來也制作了《超時空祈禱室》。
至今電視福音節目已制作至第四輯
2000年 《基督2000》在網上電視頻道
ichrist2000.com發放。
2001年 《生命因愛動聽》在香港電影院創造500萬港元票房奇跡。
香港政府贊助拍攝《當生命遇上生命》
福音篤棟笑演出的“穌哥”,在香港年輕一輩中引起話題。
Source: Nanyang.com
原文
福音電影為港電影市場打下清新強心劑日期:
Friday, July 27 @ 14:22:07 MYT新聞主題: 影音空間
報道:潘有文
由於《生命因愛動聽》在香港以500萬港幣(250萬零吉)的票房創出佳績,瞬間成為電影界和大眾的焦點話題,連續7個星期上映,從全香港只有6間戲院肯上映增至14間戲院,創造了福音電影的新紀錄,更引發福音電影是否能成為新類型、新潮流電影的話題。
《生命因愛動聽》在大馬未能獲准在戲院公映,但以非盈利性質在一些場所播放時,同樣吸引非常多的人潮。到底由香港影音使團制作的《生命因愛動聽》,是否標志著寓福音於娛樂,或是寓福音於教育的這種新類型影片正成為一股潮流?
前陣子身在大馬,為王傑主演的新福音電影《賭神之神》看景的香港導演潘亨利,接受《南洋商報》訪問時,並不認為這樣的福音電影的潮流已全面形成,但隨著《生命因愛動聽》和其他幾部福音電影的備受注目,香港已經有其他人也在策劃拍攝同類型的影片。
“新類型的電影需要一段長時間醞釀,而近年福音電影在市場上取得好的反應,其實是來自信仰的力量,這是其他一般商業電影所欠缺的因素,要如影音使團般以真人真事的方式來拍攝,肯定不容易。”
基督徒市場與眾不同
潘亨利分析《生命因愛動聽》能突破市場上一貫的賣座定律,完全是因為教會的信眾支持,他強調這股力量不能小看,因為基督徒都希望將帶有福音訊息的電影介紹給更多人,甚至寧願自掏腰包購票請朋友觀看。
“就是因為這樣,基督徒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市場,也很有可能是個很大的市場,但這個市場一定是基督徒觀眾加上良好的口碑而形成。”
他指出,其實較早時香港的商業電影也曾嘗試走類似的路線,就如巫啟賢演的《慈雲山十三太保》,但由於是商業投資,重點並非是宗教教育,也沒有基督徒作為原動力,造成票房成績不標青。
電影的類型和風格常因為潮流而改變,但潘亨利很有信心的表示,他們不會將目前拍攝的福音電影轉型,這是由於影音使團拍攝電影的目的不是為院線、拿獎或票房,主要目的是帶出宗教信息,讓有興趣的人去看。
影音使團公關經理謝小慶,回憶當初《生命因愛動聽》在香港爭取戲院上映時感慨萬千,她向《南洋商報》表示,電影拍攝完畢給香港片商看時,全部給予的答案都是“No”,片商的理由是這部戲太干淨,沒有任何暴力、色情和床上戲,擔心沒有觀眾肯入場觀看,片商還建議不要在戲院上映。
“至此我們才知道,原來沒有這些‘市場因素’是沒有觀眾的;幸好最後我們請人幫忙,能在6間戲院上映。沒想到上映後票房一路直上,接著下來兩、三個星期都是香港電影票房冠軍。”
她指出,《生命因愛動聽》其實是影音使團的轉捩點,因為之前制作的影片都是錄象制作(Beta/Video)格式,但此部電影卻是使用35厘米的膠卷,在經費上需要350萬港元(175萬零吉),對一般商業電影而言是小成本制作,但對於非牟利機構卻是相當大的負擔,因此當時就在3個地方包括加拿大、歐洲和香港籌款。
真人真事影響力更大
謝小慶強調,影音使團拍攝的電影都是改編自真人真事,因為他們覺得真人的生命力很強,是一般編劇所無法創造出來的。“我們覺得真人力量很大,因此電影放映後會邀請主角現身演講,那種震撼力超乎想象,可以使很多人受感動。”
影音使團除了自己制作電影,也引進外國福音電影。謝小慶指出,外國的福音電影規模很大,且能媲美好萊塢制作,他們希望可以讓觀眾的視野更廣闊。
在香港,影音使團已引起年輕人的注意,因此謝小慶表示,他們將更嚴謹的制作,因為電影裡使用的一些口語、詞匯和做法,在某些程度上會對這些年輕人有影響。
謝小慶說:“我們創造了福音篤棟笑人物穌哥,並舉辦《穌哥Show》和《穌哥救地球》,吸引了許多人來看穌哥(由林以諾牧師扮演)的演出,相當受歡迎。”
謝小慶指出,他們現在只是掌握了年輕人的一些東西,但香港年輕人的潮流變化很快,因此必須更加小心在意的去做好自己的本分。
香港政府贊助拍攝戒毒電影
影音使團拍攝了《生命楂fit人》後,引起香港政府刮目相看。這部影片曾獲得第16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朱茵)、第5屆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王喜),並入圍第15屆人道關懷優良華語影片。
謝小慶說:“香港政府看了《生命楂fit人》覺得很有意義,有商業因素也有教育和宗教意義,就撥款讓我們拍攝戒毒宣傳片《當生命遇上生命》,已在6月26日國際禁毒日舉行慈善首映會,反應很好。”
首映會上,甚至沒份參演的巨星周星馳也到來捧場,並在場講述他年輕時所曾見過的吸毒者故事。
由王喜和李子雄主演的《當生命遇上生命》,目前只在香港安排了數場電影欣賞會,仍未在院線盛大公映,據謝小慶表示,是因為香港政府從來沒有出錢拍攝影片後拿到戲院去上映,正在想著“如果賣座賺錢的話怎麼辦”的問題!
以大眾傳媒傳達真善美
近年在香港把福音電影從教會帶到戲院大銀幕,為香港低迷的電影市場打下一枝清新強心劑的“影音使團”,是個怎麼樣的組織?
憑信心去完成
1989年六四事件後,在香港有許多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做很多事情。當時有3個基督徒希望將自己真善美的信仰,以最快的方式告訴大家,他們選擇了大眾傳媒,便成立了影音使團,當時資金有限,就從拍幻燈片開始,把很多社會現象拍攝出來,包括大家有興趣的末世或靈界之類的話題。
他們覺得單一的幻燈片不足夠,開始使用多元影象幻燈片,在香港各大會堂放映這些畫面,有講員現場講述有關專題,公開給教會和非教會人士購票觀看。
1996年,影音使團拍攝第一部錄像制作《生命因禰傳奇》,香港影星喬宏當時憑《女人四十》登上金馬影帝,當時的他已是70高齡,專業受肯定,才完成了第三次心髒手術的喬宏,覺得這條命是上帝給他的,應該為神做一些事,就將他的生平拍成了《生命因禰傳奇》。
謝小慶說:“當時影音使團沒有錢買器材,電影界的前輩告訴他們如果堅持去買器材拍這部片子,一定會搞到破產,要我們別拍,但喬宏說不怕,他也是我們董事會的董事,當時我們只是憑著信心去做,有得吃就吃,有得住就住,到美國西雅圖去拍,後來才知道喬宏悄悄地將影帝的獎品名表賣掉,充作制作經費,讓片子得以順利完成。”
藝人極積參與
影音使團覺得除了拍個人故事,也可以拍一些大眾化的故事,就將真人真事找藝人來拍,以便可以更達到傳福音和將影片介紹給更多人的效果。之後出現了《他伴我同行》和《地茂廚神》等福音電影,後者講述廚師主角打老婆和包二奶,做了所有男人喜歡做的壞事,當時影音使團以人帶人的方式去推介這部影片,恰逢香港社會有很多家庭問題,影片引起很大反應,甚至有機構自己出錢買,然後印制派發出去,共派了70萬張VCD。
1999年,影音使團拍了喬宏主演的《天使之城》,也因為這部影片,大馬人第一次真正認識“香港福音電影”,當時它在香港相當轟動,因為喬宏簡直是用自己最後的生命來拍這部戲,過後他就去世了!
同年潘亨利為影音使團執導了《生命楂fit人》,以戒毒改過自新的真人真事作為藍本,他邀朱茵演出,她很喜歡故事的概念,即使在戲中要扮演到很骯贓的樣子,沒有漂亮的衣服穿,而且由於資金有限,拍攝期間是沒有人去伺候她的,但朱茵還是願意去拍。
潘亨利說,朱茵拍過很多戲,唯一能讓她提名金馬獎的就只有這一部,她可以說是賠錢去拍,但得到神的祝福,讓人知道她會演戲!
除了拍攝影片,影音使團也有在電視甚至互聯網上,推出福音節目,以及辦福音音樂會。
影音使團大事年表:
1989年 影音使團成立,制作《星光的背影》
1991年 首部多元影像幻燈制作《最後通諜》
1995年 到大馬制作《迷離交叉點》
1996年 首部錄象制作《生命因禰傳奇》
1997年 首部福音電視電影制作《他伴我同行》
首張音樂CD《天地情緣》
(創基督教CD最高銷量紀錄)
1998年 首部大型福音電影《地茂廚神》
1999年 首部戲院上映的福音電影《天使之城》
《生命楂fit人》獲多項電影獎提名
香港首個大型基督教電視節目《基督2000》和《神光2000》第一輯誕生,後來也制作了《超時空祈禱室》。
至今電視福音節目已制作至第四輯
2000年 《基督2000》在網上電視頻道
ichrist2000.com發放。
2001年 《生命因愛動聽》在香港電影院創造500萬港元票房奇跡。
香港政府贊助拍攝《當生命遇上生命》
福音篤棟笑演出的“穌哥”,在香港年輕一輩中引起話題。
Source: Nanyang.com
2005年9月24日 星期六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