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父親形象,常是一臉嚴肅,與孩子互動不多,這也常成了親子溝通的障礙。
最近,在觀看中國從韓國引進和制作的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后,個人更認同上述情況,親子間的關係,以“家長式”和“權威式”應對,最后大家都無法溝通了。
兩代不老明星林志穎、演員郭濤、世界跳水冠軍田亮、中國著名男模張亮,以及導演王岳倫,帶著子女參加節目。不同的個性和帶孩子方式,恰好是社會中不同家庭的縮影,能夠啟發更多父親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
小觀眾喜歡看小朋友和父親的互動,也愛看節目中父子一起完成任務。也許小觀眾還不明白何謂親子互動,但大人卻可從中看到亮點。
相較于歌唱比賽真人秀,親子真人秀顯得更有觀看價值,寓教育于娛樂,讓觀眾能有更多收穫。
這個節目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看,更能展現親子溝通的意義。當孩子看了節目,隨著主題曲唱出:“老爸老爸我們去哪裡呀/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寶貝寶貝我是你的大樹/一生陪你看日出”或能讓老爸們覺得親子溝通的重要。
互動需要互相聆聽,不管是親子或家庭關係,或是朋友、上司下屬、企業之間,都是不能少的一環,但我們都忽略了。
希望別人聆聽我們的聲音,卻忘記聆聽別人的想法,也許可從《爸爸去哪兒》衍伸更多發問的聲音,例如“老師去哪兒”、“老闆去哪兒”、“朋友去哪兒”等,讓更多人重視互動和溝通。
*本文刊登于2014年1月10日,馬來西亞《中國報》副刊編采Blo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給匿名者:有種,請留名和連結,別匿名當孬種。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