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歹命"的大馬部落客

現在,除了能訊部長之外,之前的旅遊部長和旅遊部長,非常重量級的馬來西亞正副首相也加入警告大馬部落客的行列,部落客愈來愈受重視不言而喻。

這一切都應該是托“爆料型政治部落客”的福,連帶寫風花雪月、日記型部落客、自爽型部落客,還有其他不太具殺傷力型態的部落客,一併被列入警告之中。

不能怪的,因為大馬的政治,有太多可“爆料”之處,像萍果中內有虫,輕易讓“爆料型部落客”找到,當然,他們看到的是不是萍果,虫是不是虫,就有待確認了。

只能說,這是一場政治角力,因為不難發現“爆料型部落客”有一些政治背景,他們未必是政客,但可能與政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是許多人看不見的。

就這樣,部落格和部落客被雙方擺上了台,大馬的部落客就“歹命”了。

當然,如果不是“爆料型部落客”,這些警告看來都無關痛痒,但還是要記得,這是馬來西亞,有“倚天劍”──內安法令,有“屠龍刀”──官方機密法令”,還有很多其他大大小小的不世寶劍和寶刀,一旦出鞘,都不太好玩。

不過,只要不作人身攻擊和隨意評論法庭案件,以及觸及宗教敏感,基本上,“歹命”的大馬部落客還是不難當的。


*備注:
“歹”讀福建(閩南)發音“排”,“歹命”即苦命之意。

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

你的意見如何?

我有一個男性朋友,在他談過的幾段戀愛都“咨詢”我的意見,我不是這方面專家,只能是以一個旁觀者和對他瞭解的角度提供意見。

他這幾段我所知道的戀情,基本上都是我所不鼓勵的,除了最近這一段,幾乎都以慘痛分手告終,然而,每次我給的意見,都不會成為他的選擇,因為他要的只是我認同他的想法,但我都是背道而馳。

因此,每一次關于戀情上的事,他一問我:“你的意見如何?”,我就知道自己要多講一次“廢話”,因為我瞭解他的性格,他告訴我女方的處事態度和個性之后,就已幾乎可以知道那是一段“無言的結局”。

其實,我相當不想聽到“你的意見如何?”這句話,因為問的人多數只是要你發表認同他的意見,生活和工作上常會遇到這樣,所以我多是先聽人的想法,若和我相去不遠,或是雖和我不同,但卻合理及可以接受,我都不會投反對票。

但是,人總是還會有自己的看法想說,偶爾我還是會發一發表意見,結果當然是自討沒趣。

有些事我堅持己見,但若有些事對自己沒什么影響或影響不大,我都會考慮支持另一個合理的意見,畢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容易建立,卻也容易磨損,無謂的堅持,有時只是自己爽而已,卻會讓很多人不爽。

當然,我該堅持的時候,我是不會退后的。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花果山之火

在花果山 採花 擷果
遠處一團火 疑是
火雲 孫悟空老爺的雲朵
近瞥 只見火中有焦炭 激烈
燃燒成一個Minority Report
銀幕 綻放數十個“精彩”的
海市蜃樓

搜索 搜索 搜索
我不是我
你不是你
他不是他
意識擴張探索
仰看天空
原來
是鸚鵡
最后的鳴奏

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思念是一種病

《思念是一種病》這首歌,曾是自己愛聽的一首歌,在原唱者齊奏的眾多歌曲中,我尤其鐘愛,簡短的歌詞,反複的重唱,間中的音符僅是稍稍調整,像是思念時,微小的變異。

當你在穿山越嶺的另一邊

我在孤獨的路上沒有盡頭

時常感覺你在耳後的呼吸

卻未曾感覺你在心口的鼻息

Oh 思念是一種病 Oh 思念是一種病 一種病



四行歌詞的verse,作詞人簡潔有力的寫出思念的味道,加上旋律並不哀傷,反向的襯托歌詞的思念的深度。

張震嶽重唱這首歌,我基本上沒有特別意見,因為那只是激起我對這首歌的思念而已。

思念,不一定是對他人的思念,也可以是自己對過去的思念,那種添加了回憶,累積了情感,無法言喻的思念,像是病人對健康的思念。

思念是一種病,怎會不是?

延伸閱讀:
思念是一種病(7/14新增 齊秦版本) -- 阿芙柔的雜物箱
《紀念日》專輯資料─hitoradio

**照片連結來源-Hitoradio.com

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

假環保之名

女生群中,現在流行著的其中一個熱門話題,可能就是怎樣去搶購一個明星都拿著的I am not a plastic bag帆布手袋吧。

原本,我對這些潮流的事物,尤其是女生方面,不會多加留意,一般僅當著資訊看了就算,也沒有太大的意見,但對于這I.A.N.A.P.B卻有點話要說。

這個手袋的設計者知名度高,從他使用這種手袋創造潮流,就知道這個人兼具創意和市場才能于一身,但對于此種假環保之名的做法,卻有些想嗤之以鼻。

這款手待經明星效應之后,全球掀起了I AM not a plastic bag之風,正式銷售當日大排長龍已不是奇事,它背后微小的環保意義,已被瘋狂的人潮所掩蓋,看到的只是許多人浪費時間、浪費資源,如汽油,就是為了買一個假環保之名的環保袋。

這和最近搞的環保演唱會一樣,制造了許多環保問題,如浪費電源、水源、制造垃圾等,辨一個大家看明星的演唱會,還不只在一個國家,搞到全球接力,令人質疑發起人的動機只是商業目的而已。

環保份子會不會因為這些人假環保之名,而不出聲抗議呢?我想是有環保份子抗議的,只是數量一定大大減少,因為擺出環保兩個字,都要給三分面子。

我不是環保份子,我只知道平常不隨手丟垃圾、少用冷氣、盡量讓物品再循環,這是一種對環境、地球、他人和自己的禮貌,我不敢“假”環保之名,因為假作真時真亦假,我不想亦真亦假,所以不假環保之名。

*假:假借之意

2007年7月7日 星期六

有直銷,沒朋友,有朋友,沒直銷!

這是非常主觀、失去理性、並且堅決的宣告:“有直銷,沒朋友,有朋友,沒直銷!”

市道不好,大家都在找錢,包括直銷行業的人更積極找“朋友”做下線,但請不要找我,因為我會不顧一切,想方設法,挖盡心思,避開你,甚至斷絕關係。

我並不是討厭直銷產品,而是討厭直銷人喜踩別人的職業,告訴你直銷如何為你增加財富,把所有的行業說得一文不值,只有直銷大過天,這令我非常、極度反感。

最怕接到這樣的電話:“喂,好久不見,最近好嗎?有空嗎?出來喝茶嗎?介紹一個事業(生意)給你。”

這樣的電話,99.99%是直銷。你問對方:“直銷?別搞我。”

他們會說:“不是啦,你出來就知道,不用很久,半個小時就可以(這個時間至少要乘以2或3倍)。”

以前出來是給你看剪報之類,現在先進了,用Laptop示範,有些還有flash動畫。

然后,見面會告訴你,這不是直銷,是Network Marketing。如果給我遇到,我就會問他:“如果你這種方式不是直銷,而你做著直銷的方式,那你就觸犯了馬來西亞直銷方令,要掩飾你的直銷,請去讀熟直銷法令吧?不懂?去貿消部網頁找。”

我的同事今天才遇到一個直銷人,和上線一起來,講了很久,最后才肯把直銷公司的名字說出來,需要這樣鬼祟的技巧嗎?

直銷人很喜歡用某某已上岸的直銷人做例子,但我不知做直銷成功賺大錢的人,和從事直銷業的人比例是多少,先提出這些數據才來說服其他人吧。

如果你是直銷人,而不是喜歡糾纏別人、死纏爛打、派其他行業不是以爭取下線,那我向你致歉。至今為止,我遇到的直銷人,不到0.1%是這一類型的。

對付這些直銷人的方法,必須直接了當,最好是翻臉,不然,這些經過訓練的直銷人會抓著你的每一個答案糾纏不清,答得越多,他們糾纏的時間越久。

我曾經試過對這些人說:“我聽過很多次了,不用再說了。”對方回答:“好啊,那你說給我聽。”真的是無語無蒼天,最后,我用非常生氣的表情,吼道:“我討厭直銷!”,才沒有下文。

所以,我一直在看關于直銷的知識,以及嘗試了解本地的直銷法令,這樣一來,再和他們過招,就有一些東西可以搬出來(如果我有時間和他們玩玩)。

對于直銷這碼事,我理性不了,因為從我18歲開始后10年間,被糾纏了無數次,煩不勝煩。那些曾經糾纏我的人,至今還未聽說有人因直銷而發達了。

所以,我擬出自的一套戰略,朋友找我做直銷,我就直截了當說:有直銷,沒朋友,有朋友,沒直銷。還不放手?避而不見,來電不接,最終忍無可忍,就絕交!

才見面一兩次就說直銷,更簡單,若是電話聯絡,直接蓋電話,更加不會應約,若是見面不斷的遊說,直接轉身離開,下次不用再聯絡。

下面是有關于直銷法令的一些基本,轉載自中國前同事的專題報導:

何謂直銷?
1993年6月1日,我國政府頒布《1993年直銷法令》,該法令在全國各地實施,對直銷行業作出種種的規範。

依據該法令,直銷包括挨家挨戶銷售和郵寄銷售。

挨家挨戶銷售在法令中有兩種方式:

(一)銷售員不僅在固定商店進行銷售或提供服務,同時採用從一個地方至一個地方進行產品推銷或服務方式,尋找產品和服務的買主。

(二)銷售員透過電話方式進行貨品及服務的推銷,以談成買賣。

同樣的,顧名思義,郵購銷售就是以郵寄方式進行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現階段,我國政府認可的直銷手法有3種,分別是多層次銷售手法(一般俗稱傳銷)(Multi Level Marketing Plan)、單一層次銷售手法(一般稱為直銷)(Single Level Marketing Plan)和郵購銷售手法(Mail Order)。


投訴和詢問熱線

消費人有任何投訴,可親臨各州貿消部辦事處,尋求援助。

除此之外,貿消部的免付費熱線,隨時歡迎公眾來電。再者,有何不滿兼投訴,也可寄函或致電大馬消費人聯合會、檳消協或是馬華公共服務和投訴局,他們都有專員為消費者解答疑難雜症。

公眾也可以到貿消部網站,做出電子投訴。

貿消部:1800-886-800
大馬消費人聯合會:03-78779000
檳城消費人協會:04-8299511
馬華公共服務和投訴局:03-21632300
貿消部網址:
http://www.kpdnhep.gov.my/





相關文章:
直銷業健全成長 須官民齊心打造

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看的是故事過程,不是結局。

不論是電影、電視劇、現實中的“故事”,甚至是人生,我們看的都不是結局,而是它的過程。

不是嗎?人生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只是我們和其他人無法預計自己的過程,電影和電視劇同樣如此,甚至有人不喜歡某些戲,會說:“有什么好看的?看了開始,就知道結局。”

其實,我們要看的不是結局,而是過程,即使再爛再差,你有興緻或有時間,還是可看一下它如何爛、如何差,比較一下和好的天淵之別。

只要是一件事情有開始,就有結束,只是結束的時間各有差別長短,你需要的是耐性來看。可以全情投入的看,可以冷眼旁觀的看,可以和三五良朋友一邊議論一邊看,可一面罵或一面讚的看,隨心所欲和順其自然的看,總有它的樂趣,甚至會從好的爛的“劇情”之中,得到一些領悟。

在馬來西亞的人最“幸福”,因為這樣的事常見,除了忙著看自己和別人的人生,忙著看電影和電視劇,忙著看自己和別人事業工作的起伏,還可以忙著看很多大人物或因某些事而成為大人物的“故事”劇情,甚至一些趣怪的庭案,因為我們已隱隱看到結局,但在這之前,你要看的是它如何轉折成你預料的結局。

微博之聲



我的新浪微博

我的Mophiz微博客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