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小電腦班不是電腦課,非正課卻在正課內,還需家長付費,這種不合邏輯和不符教育部規定的事,成了華小的經典。
教育部副部長張盛聞針對此事的談話,更讓人摸不著頭腦;他表示,電腦班即使列入正課,學生可以不上。既然可以不上,那就不應稱之為正課,列入正課又可不上,豈不是在浪費學生的時間,以及學校的資源嗎?
華小正課內已有電腦課,而且需要考試評估;學校與私人電腦公司合作的電腦班,已有一段長時間,也許當年開始時,校方與家長認為孩子需要跟上科技時代,希望學生早些掌握電腦知識。
因此,雖然電腦班需要收費,許多經濟能力不佳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失去學習電腦的機會,忍痛付了“學費”,當然也沒想過,為何在國家體制內的免費教育,卻要收費?
長久以來,華小電腦班和作業簿問題,成了華小內的利益鏈,這美其名是為了孩子和學校好,事實上極可能是校方,尤其是校長、董事和一些家協領袖與商家私相授受,在華小內大肆“挖寶”的行為。
為何教育部未能解決和處理這個問題呢?是否也可能有人涉及這條利益鏈?還是這個問題因有人從中“擺平”,聲音未能直達政府最高層呢?
另一疑問是:小學生越早學習電腦越有利嗎?對現代小孩而言,學電腦易如反掌,即使不懂得打字,也可以用“一指神功”在電腦上打字,學習上網也非難事,因此似乎不需過早學習電腦,就算上了中學再上電腦班也不遲。
不再浪費學生時間
而且,越早接觸電腦,也讓他們有機會接觸電腦遊戲,當學校指家長讓華小孩子沉迷于電腦遊戲時,華小電腦班或也要負上一大部分責任。
沒有電腦班不行嗎?當然可以,華小以外的小學教育,即使沒有像華小的收費電腦班,學生依然可以掌握電腦,中學以后依然可以進入電腦專業學府,一樣可以是電腦專家。
如果去除華小電腦班的利益鏈,它已沒有什么存在價值,不如不要華小電腦班,由其他課程取代,不要再浪費學生的時間和家長的錢,也還給華小一片沒有私相授受利益行為的淨土。
*本文于2016年4月7日,刊登在馬來西亞《中國報》人人咖啡店,“有文有路”一欄。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校園霸凌誰之過?
校園霸凌是長青課題,“三年級霸凌二年級,剪舌換不打”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教育部、警方、社會人士敲鑼打鼓的發表意見時,是否反思校園霸凌或是社會的縮影,校園霸凌正是成人世界的霸凌兒童版?
每個成人都是孩子學習的對像,孩子從父母、老師、校長、各行業人士身上學到種種行為,一些孩子將不當行為放大在校園行為上,就可能出現校園霸凌了。
為何受霸凌的一方,寧願遭霸凌,而不願對抗呢?受霸凌的小孩,可能曾經歷輕微語言或肢體霸凌,學校的校長和老師或沒有重視和妥當處理,之后學生再遭霸凌,只能默默忍受,同時也變成一種無聲的控訴。
一般輕微的學校霸凌事件,校方得悉后或只是懲罰霸凌的學生,大多數沒有跟進處理,例如給予學生心理輔導、密切跟蹤霸凌和遭霸凌學生的情況、對其他學生進行機會教育,使其他學生引以為戒等,如有這樣做,校園霸凌的潛在因子,才不會在校園內滋長。
校園內一旦發生嚴種霸凌事件,往往是校長為了學校的“面子”,或是顧及事件可能影響自己的升調之路,選避重就輕,儘量在內部解決,不向教育部呈報,也不要媒體報導,這讓校園內的霸凌學生,感受到“霸凌原來可以這么玩”,助長了他們的氣焰。
大馬的小學,尤其是華小,重視成績和表現者佔了大多數,教育的作育英才和有教無類的基本原則,早已沖入馬桶,當學校都在強調學業成績,學生的品行和教育成了敷衍社會的口號,校園霸凌這個“副產品”越來越多和嚴重就是意料中事了。
老師被瑣務纏身
另一個需要為學校霸事件凌負上重大責任的是教育部和其屬下的各州縣教育局,他們規定校內老師需要處理林林種種的報告,以及出席各種無謂的課程和會議,讓老師失去好好教育學生的時間。
教育部應為學校聘請更多書記來處理文件工作,行政工作讓校長和行政人員處理,把學習和教育的時間還給學生和老師。
教育回歸教育,讓老師和家長攜手指導孩子,校園霸凌事件自然會逐漸減少。
*本文于2016年3月31日,刊登在馬來西亞《中國報》人人咖啡店,“有文有路”一欄。
每個成人都是孩子學習的對像,孩子從父母、老師、校長、各行業人士身上學到種種行為,一些孩子將不當行為放大在校園行為上,就可能出現校園霸凌了。
為何受霸凌的一方,寧願遭霸凌,而不願對抗呢?受霸凌的小孩,可能曾經歷輕微語言或肢體霸凌,學校的校長和老師或沒有重視和妥當處理,之后學生再遭霸凌,只能默默忍受,同時也變成一種無聲的控訴。
一般輕微的學校霸凌事件,校方得悉后或只是懲罰霸凌的學生,大多數沒有跟進處理,例如給予學生心理輔導、密切跟蹤霸凌和遭霸凌學生的情況、對其他學生進行機會教育,使其他學生引以為戒等,如有這樣做,校園霸凌的潛在因子,才不會在校園內滋長。
校園內一旦發生嚴種霸凌事件,往往是校長為了學校的“面子”,或是顧及事件可能影響自己的升調之路,選避重就輕,儘量在內部解決,不向教育部呈報,也不要媒體報導,這讓校園內的霸凌學生,感受到“霸凌原來可以這么玩”,助長了他們的氣焰。
大馬的小學,尤其是華小,重視成績和表現者佔了大多數,教育的作育英才和有教無類的基本原則,早已沖入馬桶,當學校都在強調學業成績,學生的品行和教育成了敷衍社會的口號,校園霸凌這個“副產品”越來越多和嚴重就是意料中事了。
老師被瑣務纏身
另一個需要為學校霸事件凌負上重大責任的是教育部和其屬下的各州縣教育局,他們規定校內老師需要處理林林種種的報告,以及出席各種無謂的課程和會議,讓老師失去好好教育學生的時間。
教育部應為學校聘請更多書記來處理文件工作,行政工作讓校長和行政人員處理,把學習和教育的時間還給學生和老師。
教育回歸教育,讓老師和家長攜手指導孩子,校園霸凌事件自然會逐漸減少。
*本文于2016年3月31日,刊登在馬來西亞《中國報》人人咖啡店,“有文有路”一欄。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撒網捉貪官!
青年及體育部官員勾結承包商吃一億的新聞,也許是每年總審計報告揭露政府部門各種奇形怪狀開銷之后,揭貪的最有力證據和縮影。
然而,這一起貪官事件,讓人相信監督機制的重要,政府部門除了需有審核和監督機制,也需要借助外來審查單位,確保貪官無所遁形。
反貪會在此事立下大功,值得我們給它一個大拇指;未來日子,我們希望看到反貪會剛正不阿,不管是大官小官,只要涉貪就追究到底。
以往常的總審計報告來看,青體部官員涉貪或只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魚,等待反貪會撒網,以糾正政府行政體系的弊端。
青體部長凱里表示,該部將和政府首席秘書成立一支調查隊,鑑定公共資源的漏洞和弱點;調查隊成員由政府首席秘書決定,但不包括青體部人員。
不讓“自己人”成為調查隊一員的決定正確,自己人查自己人,可能帶有情緒或情感。帶有情緒的,可能會因同事丟了部門面子,自己想要將之定罪而失去公正的一面;帶有同情的,則會手下留情,讓整個調查變得沒有意義。
政府各部門內部理應有自己的審查部門,定時抽樣檢查各種項目,以確保不會出現舞弊;並且審查人員須互相制衡,才讓貪污者沒有賄賂審核官員的機會。
適時監控行政運作
政府部門的各種開支,都是來自納稅人的金錢,應受嚴格管控,才不會讓人民反感;因此,建立良好的審核機制刻不容緩,以提升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及公務員的形象。
我國公務員人數不少,在掌控他們方面會面對不小的困難,但只要有適當和合理的機制,適時監控各種行政運作,依然可以有效避免公務員濫權或舞弊。
同時,政府應該極度重視總審計司提出的總審計報告,因為那是從各部門細微的部分,反映給政府知道所存在問題癥結的報告,政府審查單位或反貪會只要順籐摸瓜,相信能查個水落石出,讓想要舞弊的官員不敢任意妄為。
一葉知秋,從青體部貪官事件,可以看見目前一些公務員舞弊的問題,若現在不順籐摸瓜斬草除根,還待何時?
*本文于2016年3月24日,刊登在馬來西亞《中國報》人人咖啡店,“有文有路”一欄。
然而,這一起貪官事件,讓人相信監督機制的重要,政府部門除了需有審核和監督機制,也需要借助外來審查單位,確保貪官無所遁形。
反貪會在此事立下大功,值得我們給它一個大拇指;未來日子,我們希望看到反貪會剛正不阿,不管是大官小官,只要涉貪就追究到底。
以往常的總審計報告來看,青體部官員涉貪或只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魚,等待反貪會撒網,以糾正政府行政體系的弊端。
青體部長凱里表示,該部將和政府首席秘書成立一支調查隊,鑑定公共資源的漏洞和弱點;調查隊成員由政府首席秘書決定,但不包括青體部人員。
不讓“自己人”成為調查隊一員的決定正確,自己人查自己人,可能帶有情緒或情感。帶有情緒的,可能會因同事丟了部門面子,自己想要將之定罪而失去公正的一面;帶有同情的,則會手下留情,讓整個調查變得沒有意義。
政府各部門內部理應有自己的審查部門,定時抽樣檢查各種項目,以確保不會出現舞弊;並且審查人員須互相制衡,才讓貪污者沒有賄賂審核官員的機會。
適時監控行政運作
政府部門的各種開支,都是來自納稅人的金錢,應受嚴格管控,才不會讓人民反感;因此,建立良好的審核機制刻不容緩,以提升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及公務員的形象。
我國公務員人數不少,在掌控他們方面會面對不小的困難,但只要有適當和合理的機制,適時監控各種行政運作,依然可以有效避免公務員濫權或舞弊。
同時,政府應該極度重視總審計司提出的總審計報告,因為那是從各部門細微的部分,反映給政府知道所存在問題癥結的報告,政府審查單位或反貪會只要順籐摸瓜,相信能查個水落石出,讓想要舞弊的官員不敢任意妄為。
一葉知秋,從青體部貪官事件,可以看見目前一些公務員舞弊的問題,若現在不順籐摸瓜斬草除根,還待何時?
*本文于2016年3月24日,刊登在馬來西亞《中國報》人人咖啡店,“有文有路”一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