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關鍵漢字,“漲”字相信能表達許多人的心聲。
隨著大道過路費、德士車資起價,電動火車、輕快鐵和單軌火車車資也陸續上漲,漲幅不算小,漲得“呯呯”聲, 也令人嘆三聲。
還有一個“漲聲”還未響起,就是長途巴士車資,只看政府何時宣佈,相信已在倒數計時中。
其實,大眾並非不能理解由于各種客觀因素,造成車資需要調漲;只是多年不漲,突然來一個“大驚喜”,一時間讓人消化不來。
出現欲漲不漲,一漲價就不簡單的情況,看來與政治脫不了關係;執政黨政府為了選情,往往在車資該漲時拉下煞車掣,避免成為在野黨的攻擊手段。
在野黨在政府調高車資后,狂轟濫炸政府不體恤民情,這種民粹做法與執政黨如出一轍,一樣不值得鼓勵。
對于漲價這回事,民眾或已有一套應對方式,雖然辛苦,但只要調漲合理,相信他們不會有太多抱怨。
在調整車資方面,政府與其讓人民久不久就要受一次驚嚇,倒不如設定常年或定時調整的機制,不論漲價或降價(希望有可能),都可根據某個方程式計算,定時定候公佈。
如此一來,民眾知道公共車資必然會有些許調整,心理上也有所準備,怨氣或因此減少,也不會被在野黨利用成為民粹課題。
政府理應反思
換句話說,就是給交通工具車資加上一個緊箍圈,讓它不能隨意漲價,但也不突然會有太大漲幅,這有利政府和人民,一舉兩得。
各種交通工具都有自己的營運成本,並不只是依賴石油價格而定,因此,擁有完整的計算機制,定時宣佈起降價格,才是較好的方法。
此外,民眾應該理性看待公共交通工具車資調整一事,不應該過于情緒化的認為那是不體恤人民,需要實際的瞭解公交車資漲價原因,不要被玩弄這些課題的在野黨牽著鼻子走。
如果期待政府不斷給予津貼或協助,不讓公交車資調漲,等同沒有善用納稅人的錢,可能影響國家的發展。
漲字當頭,政府理應反思,以更理智的管理方式,以有效的機制,來處理各種課題,才能贏得民心。
*本文于2015年11月05日,刊登在馬來西亞《中國報》人人咖啡店,“有文有路”一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給匿名者:有種,請留名和連結,別匿名當孬種。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