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署公佈的數據顯示,迄今國內有9萬4408人破產,其中2萬5137人因無法償還車貸而破產,佔破佔人數約四分之一。
現在年輕人在未購屋前,或認為能夠買車是有面子的書,即使經濟能力不適宜買車,依然敢敢來,先買了車再說。
為了面子而買車是一種不成熟的做法,銀行理應更嚴格的審核貸款買車者的資格,不應如大馬車業總會所說,擔心影響國內汽車銷量,而讓經濟能力未達標者購車。
究竟是確保年輕一代不會因無法償還車貸而破產重要,或是確保國內汽車銷量重要?廣義而言,兩者皆重要,但若以人民的經濟情況健康與否衝量,前者的重要程度肯定遠大于后者。
年輕人可以選擇是否買車,不應為了面子而失去理智,賭上個人的經濟狀況。年輕人才踏出社會打拼,辛苦一些乘搭交通工具,或只是騎摩哆上班,過個三五年擁有更強的經濟能力,才來購車也無妨。
供一輛車,不只是車貸,還需要支付維修費和車油費,每月的泊車費也是一定的負擔,不能小覷“供養”一輛車的費用。
以一輛小轎車為例,一般車貸已經不低,若以每月付還500令吉來說,平均每個月需要準備的維修費約80令吉,每月汽油費150令吉,停車費月租約100令吉,保守估計每月需要為這輛車支出830令吉。
應避免急於買車
如果以摩哆代步,車貸或只是百余令吉,甚至可請父母先支付現金購買,每月汽油費約在100令吉以內,每月負擔少了許多。
此外,同樣可以選擇乘搭交通工具,不管是搭巴士、輕快鐵、地鐵或偶爾使用德士和電子召車,以一周工作6天計,平均每日支出20令吉,一個月約支付520令吉,至少省下近40%。
這一筆錢儲蓄下來,三五年后當經濟能力提升,或可以當成新車首期,縮減貸款期限減少償還車貸負擔。
因此大馬人應避免急于買車,銀行方面應該設立非常嚴格的車貸標準,才能減少因車貸破產的問題。
本文于2017年11月2日,刊登在馬來西亞《中國報》人人咖啡店,“有文有路”一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給匿名者:有種,請留名和連結,別匿名當孬種。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