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第2跑道(第1篇)善用身上最利一把刀 何若宾续“武”动生命
运动员的体育生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大多数是在30岁至35岁前就结束。其后的生活和工作,不是当教练或从商,就是转换到和体育完全不相干的跑道。
有些人或许能凭藉知名度和运动才能,找到理想职业,一些人却在退役后可能失去方向,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经济拮据。
早前,槟城的前国家足球员沙拉胡丁仄罗斯,因为没钱,上来吉隆坡的国家心脏中心接受医治时,没能力住酒店,竟要露宿街头,直至疗程结束!
这是多么的震撼!运动员即使不能发达,也不该穷途潦倒,国家究竟有为曾经为国争光的退役运动员做过甚么?
国家应该给予运动员退役后的协助吗?还是运动员自己要有人生规划?
在体坛上,提及武术竞赛套路,今年44岁的何若宾是一个不能不提的人物。他在武术体坛退下战袍以前,为大马在许多国际武术比赛赢得金牌和奖牌。
他从传统武术转向武术套路,代表国家队后,两三年内就夺下武术套路竞赛全国冠军。其专项是南拳套路,也擅于南刀和南棍,“练武术套路都要掌握三项,即短器械、长器械与徒手。”
由于他的武术竞赛套路表现出色,在他21岁时,即1995年,武术总会就挑选他代表国家,并安排他参加东南亚武术锦标赛。他亦不负众望,初出茅芦即在东南亚10个国家选手的竞争中拿下银牌。
“当时,我的想法是有得代表国家就很开心了,未想过会拿奖牌,因为我在武术方面付出这么多,代表国家参赛就是目标,未料第一次就拿奖。”
游走校园传授下一代
他的战绩自此逐年进步,此后再于1996年参加于菲律宾举行的亚洲武术锦标赛拿下铜牌,之后每年都为国家拿下奖牌,直至2005年退役前,年年皆不落空。
“我可说是拿下所有国际赛金牌的大马第一位武术运动员,也是国内首位在武术项目的世界冠军,也因此入选2002年大马纪录大全,以及得到2002年大马年度最佳奥运选手(The best Olympian of the year)荣衔,同时入选奥理会名人堂。”
武术为他带来许多光环,但他在退役后一时之间却找不到方向。然而,强大的生存能力和训练出来的坚毅人格,让他敢于在生活中有不同的尝试。
他不断在生活中摸索从体坛退役后的路向,甚至试着以其武术背景身分,加入影视行业拍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碰撞之后,他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方向,自问身上最利的一把刀还是武术,必须擅加利用,不浪费这方面的能力。
终于,他决定把其在武术竞赛套路上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下一代,开始游走在校园间,向孩子们传授武术,目前已有一支成立了11年的武术团队,有约200人向他学习,也培养出一些武术苗子,开始在体坛上发光。
对于有志在体坛上发展者,他提醒他们须有强大的生存力量,才能面对失去方向时的考验。
另一方面,他认为国家可以为退役运动员做一些安排,设定一套标准以保障运动员退役之后的生活,例如当运动员达到某些成绩,除了得到适当的奖励,也可以在退役后得到一些保障。
但是,他相信运动员最终还是要自己站起来,不要埋怨国家的体育机制。他认为大多数运动员在代表国家时,并未想过要求国家照顾他们退役后的生活,因此运动员需要有自己规划,对自己的退役生涯有所准备。
“运动员需要在现役时充实自己,实战实打,退下来要靠自己的实力生活,创造自己未来的事业和人生的方向,不能只靠外在协助,自己要有很强的精神意志!”
愿分享经历 觅新方向
退役后的武术运动员,有者转当教练,有人朝向专业方向发展,也有人退役后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何若宾身为过来人,经历过当运动员退役后的转变,因此很乐意与人分享,甚至在能力范围内协助有需要的人。
“家境比较好的运动员,有父母亲可以帮忙,例如接班生意。那些读书成绩较佳的运动员,退役后可能继续学习或朝专业发展;就有国家队前运动员成为律师或兽医。”
至于一些从从国家队退下来后,想当教练的运动员,他也乐意协助安排或提供意见。一些人可能退役后找不到方向,他也乐于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给予适当的辅导。
有一些武术运动员退役后,其经济能力无法支撑自己的生活,但他表示这类运动员并不多见。会面对这种问题,主要是与个人的态度和想法有关,如果不动脑筋和在各方面都不断努力,就会陷入困境。
自力更生 勿埋怨国家
退役13年后,何若宾回首运动员这条路,他给予运动员的建议是:要自己站起来,不要埋怨国家。
他还是国家运动员时,收入并不多,但为了替国家和自己赢得更多奖牌,他努力不懈的表现。
他知道也有退役运动员在埋怨,认为国家应该照顾他们。然而,当他经过这些来的生活体验,坚信运动员需要有正面的思想,不能因此而放弃自己。
有些人在当运动员时,可能无法兼顾运动和学业,他认为能够在学术上能有表现与否,或许与个人天生的读书能力有关,但在人生这条路上,不管学术成绩如何,都必须要做对的事,不能行差踏错。
到校授课 没开馆
何若宾拥有已成立11年的武术团队,除了自己是总教练,另有3位资深教练,即黄鏮迳、洪馷袀和蓝志勤,以及3位启蒙教练协助他教学。
他并没有为了教授武术而开馆,因为到不同学校或大礼堂教学比较自由。
“目前我有30个可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的学生,8岁至18岁都有。当年龄较大的学生离开,年龄较小的可以代替接班。另外,也有约200名属于启蒙学习武术阶段,包括来自于不同学校的学生。”
他在一些上课的地方,例如学校礼堂,就有一周上课5天,从晚上7时30分至10时为止。
“这些学生都很听话,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现在教武术是一种教育,家长把孩子放心交给你,就要教好孩子。我们身为教练就要注意自己,不可以有负面的行为。”
从小活跃 爱上学武
何若宾小时候活跃好动,他把运动当成游戏,乐此不疲的参与各种活动,从打羽球到赛龙舟,到后来全心投入武术世界。
他在学习武术之前,先是爱上舞狮。由于从小爱看舞狮,一有机会就开始学习舞狮,其中也包括学习武术,日久之后,他发现自己更加喜欢武术,转而专心学武。
他于11岁开始习武,最初是向一名教练学习周家拳,但当时传统武术并没有竞技平台,他的教练在他15岁时介绍另一个教练给他学习武术竞赛套路。
“我的教练是一个很开通的老人家,很多教练不能接受把自己的学生带去给别人教,因为很多练武术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但我的师父姜就光很开通,因为他不懂竞赛套路,就把我交给别人教导。”
苦尽甘来 武术受重视
何若宾当上武术运动员时期,武术项目属于冷门项目,民间和政府并没有意识它可以是为国家带来荣誉的体育项目。
他和当时参加武术竞赛套路比赛的运动员,可算是首批武术运动员,在他有了出色表现后,终于让武术项目绽放光茫,逐渐受到国家重视。
如今的武术项目日渐蓬勃发展和百花齐放,已有许多运动员能为各自的武术竞赛项目拿下好成绩。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就是1999年我参加世锦赛时受伤骨折,但只能抱伤训练,最终拿下第一次世界冠军。这个过程很痛苦,当时是在中国很冷的天气下训练,伤口也在隐隐作痛,每天靠国家队医生开出的止痛药止痛,以及依靠自己的意志维持下去。”
他在当武术运动员训练时的苦,以及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并不为外人所知。当时,武术项目不受重视,并且不是奥运项目,只能得到极少的拨款。
但是,他依然凭藉个人好成绩,让武术赢得更多人的关注;如今这个项目已不再集中在某个武术运动员身上,而是武术队内人人都能表现和拿奖,分担各个运动员的压力。
栽培青苗 参赛摘牌
何若宾的武术团队已栽培出一些武术苗子,并且取得不俗的成绩。其中,已有学员于去年拿下亚洲青少年太极拳比赛中,取得一金一银的成绩,并于今年世青赛再夺得两面银牌。
此外,也有学生在世界太极拳比赛中夺下2金1银,以及今年的世青赛在太极拳和太极剑中取得2银的成绩。
至于国家队吸纳这些学生与否,以及让他们进入国家体育学校继续发展与否,就需要由体育学校决定。他只是扮演运动员前期发展的角色,如果体校招入他所指导的学生,就交由对方继续栽培和发掘学生武术方面的潜能。
除了教授小孩武术,他也会举办一些友谊邀请赛,寻求一些商家赞助,邀请一些民间的武术团体交流,为培养大马武术人才尽一份力。
报导:潘有文
摄影:覃福荣/受访者提供
摄影:覃福荣/受访者提供
运动员第2跑道(第2篇)离开球场当过猪农后开店 张保财人生再灌篮
前国家篮球员张保财退役后,走过几条不同的路,最终从商,经营自己的体育用品商店,事业有成,人生再度”灌篮”。
对那些如他一般学术水平不高的运动员,张保财鼓励他们, 当打之年就要开始进修,如果不能好好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也要能够良好的掌握华语、国语和英语三种语言,才能于退役后用在职场上。
他的太太刘美云──3届东运会女篮金牌得主,是他的贤内助,协助他打理生意及照顾孩子。
今年57岁的张保财,是1980年代大马篮球国家队的高大中锋,名气响当当。目前,他是大型运动用品商店 Hoops Station的老板。
他还是篮球员时,和其他队友在篮总领导人的发展商公司任职。他退役之后,辗转当过猪农、白钢销售员、与人合股开设小型运动用品商店,到30多岁,才开设自己的体育用品商店。
“运动员不一定可以把书读得好,能够在学业上有成绩的,退役后当然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我那个时候(1980和1990年代),像我这种没有太高学术水平的球员,都还是会考取大马教育文凭(MCE/SPM)。”
对于运动员应如何准备自己的退役之路,他认为,运动员在当打之年就要开始进修,如果不能好好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也要能够良好的掌握华语、国语和英语三种语言,才能于退役后应用在职场上。
“语言不算是技术的东西,也无关学历。例如,销售鞋子或销售保险,如果不擅于语言,如何能说服他人购买?别人给你机会,但却不能一直扶着你,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
掌握语言很重要
他退役后的这些年,观察所见,大马运动员从商的例子并不多见,而且不太有能力把生意做大。
他发现现在的商业模式都是大鱼吃小鱼的模式,主要以商品数量取胜。他所经营的运动用品商店,主要以经营篮球用品为主,当时这类型商店不多,他一路经营下来有了现在的规模。
与他同时期的篮球运动员,也有人开设运动用品商店,但这门生意并不容易经营,有人因此中途放弃了。如果要在现在开设小型运动用品商店,在他看来更加不易。
目前,他分布在雪兰莪、吉隆坡、新山和槟的运动用品商店共约有70名员工,从在雪州梳邦再也的小型店面做起,到现今有了双层大型店面的规模。
他认为,运动员退役后从商需要机会和时机。能否有成果,需看从事什么行业,以及有关行业的成长率而定。
“我在30多岁才进入商界,只是比别人有多一些运气,现在我的生意有些许成绩,但并不是每个运动员都有这样的机遇。”
他观察所得,由于大马并不流行篮球俱乐部,州队也没有经济能力聘请太多教练,因此生活在雪隆一带的篮球运动员,不少人退役后当上校内全职教练。
这些学校,由家教协会出资聘请退役篮球员当教练;另外,有一些经济能力较佳的父母,也肯出钱请教练教孩子打球,当作是课外活动。
张保财自己是因为篮球而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至于其他运动员能否在商海中找到未来,还胥视他们是否懂得把握时机。
他再三强调掌握流利语言的重要性,如此才能与他人沟通,开创机会。
篮球赛掀起热潮
早于1980年,张保财和国家队队友在发展商公司工作,之后回到文德甲协助父亲经营有机农场,随后于1993年回到吉隆坡在一家私人公司工作。
大马篮总于1995年开始举办大马篮球联赛(MBL),在1999年停办以前,掀起了一股篮球热潮,近乎每场球赛观众席都爆满,而球队冠军可得到10万令吉,他也随着这股热潮加盟雪兰莪一支篮球队。
工作方面,他于1996年从事白钢销售员,随后不久经友人介绍认识一位朋友,就出了一些资本在雪州巴生开了一间著名运动品牌用品的专卖店。
他在3年后因一些合作上的分歧退股,转而销售某个品牌的校鞋。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一个国际著名运动品牌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开设一个户口可以销售该品牌的产品。
他于2000年终,在吉隆怡保路一间商场内开设小型体育用品商店,也在雪州梳邦一间广场开设店面,四处奔波推销球鞋,2年后又在无拉港一家广场开设新店。
当时市场上掀起3人篮球赛热潮,他在这个潮流带动下再下一城,在吉隆坡茨厂街再开一间小型体育用品商店。他于2006年转型成较大型的运动用品商店,以及当了5年的名牌运动产品批发商,现今除了梳邦商场的店面,以及另外分布于南、中和北马的5间大型店面,他的其他小型体育用品商店已经结束营业。
妻子也是前国手
张保财的妻子刘美云(43岁),也是前篮球国手。她当年和队友夺下1997年、2001年和2003年的东运会金牌。
她于1993年开始代表国家队之后,在没有比赛的日子,就会参加一些课程和学习手艺,“我学的是插花课程和导游课程,那是一种兴趣和掌握一门手艺,不怕之后找不到两餐。”
其实,她当时并不是担心退役后的生活,而是不想浪费了没有比赛的时间,便选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充实自己。
她于1995年在东运会比赛与张保财相识,后来结婚生子后,全力与丈夫发展事业,属于退役女运动员的少数例子。
“当时,我并未想到协助自己的丈夫做生意,只是有想过未来可能可以开设花店或球鞋店。”
女运动员是否因为没有太大压力,多未设想退役规划呢?她相信或许如此,因而一些女运动员退役后,选择从事保险行业或当全职家庭主妇。
她认为,大马的篮球运动员属半职业性质,薪金也不多,因此,球员除了平时练球,闲时也应该学习其他东西来充实自己。例如,英语能力不佳就进修英语,因为在代表国家出国比赛时,或多或少也会需要使用英语与人交流。
不再局限华裔市场
随着大马媒体报导越来越多有关美国职业篮球赛(NBA)的消息,大马巫裔也开始关注篮球,扩大了大马篮球的商业市场。
在他看来,足球需要较大的场地和较贵的资源,反而篮球运动的条件不高,因此许多巫裔开始接触篮球。
这种需求也反映在张保财的篮球运动用品销售事业上,由于市场日渐增大,他除了在中马、北马和南马各有分行,也在印尼开设2间自己的运动用品商店,同时也设有网上购买服务,兼顾东马两州的市场。
数次被重召入国家队
张保财代退役后,国家队由于缺乏中锋,数次召他回队效力。
“1985年我打完亚洲杯后就退役了,但1986年,菲律宾因故退出当时的篮球大赛,由大马取代,我就被召回去继续代表球队,但一星期只练球3天,不像其他国家队球员长时间练球。”
他这一次重作冯妇后,国家队又断断续续召他入队,他分别于1987年出战在泰国举行的亚运会,1988年再战东运会。这一年的东运会大马遇上强敌,当国家队队员花近乎6个月在红土坎接受军训式训练时,他因需要工作,只是在最后一个月偶尔入营受训。
“1989年打东运会,国家队认为有机会赢取奖牌,就让我去打。在拿了冠军后我就没打了,回去父亲经营的有机农场卖猪肉了,所以一些朋友会笑称我为猪肉财,哈哈。”
虽然他早已宣布退役,然后又再复出和退役,但当国家队找不到适合的篮球中锋出战时,又会打他和另一个中锋球员黄大安的”主意”。
他于1993年从彭亨文德甲回到吉隆坡工作时,国家队又再召他入队。当时,他是参加在印尼耶加达的一个比赛,在训练不足下,行色匆匆披上战袍。
隔了两年后,国家队又再召他和其也能够打中锋位置的球员入队,到泰国清迈参加东运会。这次参赛后,他就正式向国家队说再见,全情投入他的工作。
专注为夫打理生意
刘美云退役不久,有人邀请她带领年轻球员参与少年杯,她答应后才发现想要同时兼顾教练工作和协助丈夫管理公司,并非易事。
此外,在需要顾及事业的情况,她已没有太大的执教意愿,因此至今只是专注打理丈夫的运动用品商店。
她笑言:“而且,现在的篮球和以前已有所不同,让我回去教球,可能骨头都会散掉。”
报导:潘有文
摄影:连利元/互联网
摄影:连利元/互联网
运动员第2跑道(第3篇)退役后创办俱乐部 何克望“羽”你相遇
当教练是退役运员的选择之一,尤其是羽球员。由于国内外都有对羽球教练的需求,因而当教练成为羽球运动员退役后的热门选项。
自羽球俱乐部在国内兴起后,一些运动员除了可为球会打球赚取收入,也有机会在退役后在球会当教练。
大马前羽球国手何克望年纪轻轻就退役,除了转当教练,他还创设羽球俱乐部培训人才,以及组队参与羽球联赛,让旗下学员有发挥机会。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也孜孜不倦学习,完成了法律硕士课程,为新一代运动员塑造好榜样!
何克望今年28岁,但他于20岁已从羽球赛场上退役!
如今,他是安邦再也羽球俱乐部的创办人兼教练,也是一名法律硕士。
他在羽坛的经历可能颠覆许多人对退役运动员的看法,但也因此更能理解年轻羽球员在运动之路上的需求。
从小热爱羽球的他,有志于当全职运动员。他13岁时,并未得到体育学校青睐,没有入选进入体校继续发挥所长。
他向父母表达喜欢羽球和想要接受全时间训练的想法,得到父母答允承诺栽培他。
何克望考完初中评估考试(PMR,后由PT3取代)之后,就在父母安排下,经由一名印尼教练介绍,远赴印尼的当卡司(Tangkas)羽球学校受训,开始其全职运动员生涯 。
远赴印尼受训
“我在15岁至20岁时是全职运动员,平时全时间投入训练,不像在体校的运动员有上学。我当时的想法是,若不全时间训练,将会跟不上世界各国羽球员的水平,因为中国、日本、韩国等地的球员,都是上下午全时间训练,如果一星期只练习三四天,一定跟不上世界羽坛的水平。”
他在16岁至20岁时,在羽球赛场上已有着不错的成绩,并于18岁时入选国青队,有机会在国家队内一年,也在21岁以下全国羽球员中,排名第二和第三,以及在17岁时夺得全国赛男单亚军,并曾打入澳洲的国际比赛半决赛。
“在20岁退役之前,我在槟城坚持训练一年,当时与我同期出道的同年纪羽球员只有我一人还在打球。由于与人对练机会较少,训练设备也不多,觉得看不到前途就决定离开赛场。“
他是因为没有地方可持续练习羽球,于20岁就决定不再留在羽坛。这个放弃当全职羽球员的决定,至今依然让他倍感可惜。
这个遗憾成为他开设球会的主要目的之一,为了弥补缺憾,他把期待转移至现今15岁至18岁热爱羽球的青少年身上,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我了解球队的很多事物,以及同年龄队友需要的训练对像,甚至需要比赛机会。我可以找到资源和协助球员,我当球员的经验,让我清楚知道如何营运球会。”
对于自己年纪轻轻就退役的决定,他感叹自己太早出生,因为当时没有球会机制,以致他无法拥有一个练球和发挥的平台。
他相信当时大马如果出现球会,他现在还会是一名全职羽球运动员。
“球员的想法会很单纯,快乐或开心来自于球场,以及胜利时的光荣感,即使需要每天艰苦训练六七个小时,赢球的那一刻始终最令人想念。”
虽然他的全职运动员之路止于20岁那一年,但他当教练和开设球会,使他在退役之后的生涯一样有意义。
他创设球会初时,只是于周六或周日业余教球,一周内的其他5天就没有任何课程。但是,随着口碑日渐佳,越来越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其球会受训,使他觉得能够全职当教练和管理球会,也是在延续自己的理想和兴趣。
邀得桃田贤斗加盟
何克望领导的安邦再也羽球俱乐部已参加大马紫盟联赛5年,还邀得羽坛当红炸子鸡及世界冠军──日本的桃田贤斗加盟。
日本羽总于于2016年4月因桃田贤斗涉嫌进出非法赌场,无限期禁止他参赛。之后于2017年才让他解禁复出,桃田贤一去年的表现极佳,拿下多个大赛桂冠。
认为桃田贤斗从失败中站起来,其为梦想坚持和努力的精神,如果能分享予球会内15至18岁的青少年球员,相信有助于后者成长。
何克望在还是青少年球员时,未有机会有这些世界级球员沟通和交流,但他现在能够安排世界顶级球员与青少年球员一起训练,就是想让他们明白要为理想付出。
“桃田贤斗从世界排名第二到一无所有,一度不受看好重回羽坛顶峰,但他还是做到了。他每天为梦想努力,珍惜场上每分每秒,每个球员都需要向他学习这种态度。”
攻读法律 考硕士学位
何克望经营球会8年,同时在22岁那一年开始攻读法律,经过6年努力后,他成功考取法律硕士学位。
“我的姐姐是律师,所以我也想向法律方面发展。在我取得工商管理文凭时,我的老师已觉我的成绩不错,可以考虑攻读法律。由于我的数学不强,于是就想不如往法律方面发展,当个专业人士。”
在他的心里有个想法,就是拿到这些专业课程的文凭后,可以成为球会小学员的榜样。
于是,他利用周假攻读法律课程,用了6年考取法律硕士学位,如今只要再到英国修读9个月法律课程,就可以成为一名执业律师。
虽然还未披上律师袍,但他现有的法律知识,已能助他处理球会需要使用的合同 。
“我的更多想法和体验,都是在退役之后得来,此时肯定是有较大发挥空间。许多人不知退役后该做什么;只能说,每一行都相似,万事起头难。”
印尼受训锻鍊成长
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孤身在印尼受训和生活,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律能力,何克望当年为了理想,克服了这些难题,也成就了现在的他。
“当时,身在印尼的我,早上和下午都要受训,晚上就看许多报纸和书籍。间中回到大马参加比赛时,会听到一些因我没有上学的不佳的评语,许多朋友和家长对我有负评,因为他们觉得不去上学的是坏小孩。”
何克望未到印尼前,决定不继续课业时,老师也不赞成他的选择,校长还训了他一顿,虽然他当时会不悦,但想深一层,校长和老师也是在尽他们的责任。
“许多人不明白你在做什么,但只要你自己站得直和正确,并非去做坏事,如赌博、喝酒或吸烟,而是朝自己的理想前行,就不需去管他人的闲言闲语。”
他一个人在印尼生活,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坚持练球让他迅速独立成长。他的父母没有似现代父母过于保护孩子,而是让他知道错对的原则,以及如何衡量对错,并且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短短数年的经历,把他磨练成一个懂得忍受艰苦和懂得设定目标的人,这使他现在更能良好的规划自己的事业,在遇上问题会勇敢的寻找解决方法。
“羽球不只是训练和比赛,它可以教会一个人的人生很多东西。”
场外行为也得教导
对于有意向他学习球技的人,何克望表示对方最终不一定要成为国际选手,但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一名好球员。
他相信教练言行举止会影响学员,因此他以身作则先端正自己。他认为家长把孩子送来学球,教练要教导他们的不只是场上的球技,也要指导他们在场外的行为。
“我是教练也是奶爸,在场外也要帮他们调整言行。例如,有些小球员每天完成训练后,不爱吃东西补足体力或者会迟睡,甚至过早‘拍施’,我就要开导他们。”
他坚信球员场内和场外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若一名球员在场外表现得毫无耐性,就会在上场比赛时表现出来,教练需要去逐一了解他们。
“因为我在场外像大哥哥,这些年轻球员遇到问题会找我谈。当我看到队员说要放弃,就会向他们说自己经历过的故事来激励他们。”
他如今已全心投入教练的角色,把所有懂得羽球技艺教给小学员,当看到他们有进步,内心就有难以言喻的感动和开心,这是他当教练得到的最大满足感。
退役当教练 身价不低
教练收入不错退役羽球员当教练,身价不低!
何克望开办球会,需要聘请教练教球,发现羽球教练的薪金并不低。而且,退役运动员当教练有不错的市场需求,除了可在国内觅得教练工作,也可到国外当教练。
“如果家长送孩子读学士学位,出来社会工作起薪也是三四千令吉;在州队或球会当教练的退役运动员,起薪三四千令吉不是问题。我的助教薪金可达5000令吉,即使是新进的教练也有3000令吉,他们可从教练工作中得到保障。”
在球会不普及的时代,退役羽球员当不成教练后,或许会转换跑道当直销或保险人员。一般人对于当体育教练的观念过于刻板,质疑他们的收入可否养妻活儿。但是,何克望认为今时不同往日,一名羽球教练的薪金足以让退役运动员购屋和成家。
目前,不少国家的羽球市场对中国藉教练有不小的需求,一名中国教练在外国的月收入可能达到10万令吉。如果有国家或单位通过中国球会到大马寻找教练,可能愿意付出上万令吉月薪聘请大马籍教练。
“羽球也是劳力活,训练时需要花体力,与一般的上班族不同,所以只要肯努力,不会没有出路。”
有些退役运动员当了教练,由于是在教初学者打球,往往会觉得无趣或乏闷,因而失去教学的动力。
但何克望认为,当球会教练,就需要放下自己,因为这些初学者是真正想要学习球艺,才愿意付费向教练求教。而且,如果球会没有幼苗不断加入,球会将无法继续营运。
报导:潘有文
摄影:卢淑敏/本报资料中心
摄影:卢淑敏/本报资料中心
运动员第2跑道(完结篇) 为将来部署.非政府责任 谢国骥勉早规划退役
当行则行,当停则停!
一名职业运动员必须及早作好生涯规划,为退役后人生铺路。当发现自己不适合继续征战体坛时,就要转换跑道。
再强大的运动员,也不可能征战一世。他们的体能和表现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终有退出赛场的一天。
如果到了要退出的时候才来构思未来方向,等如临渴掘井。
拿督谢国骥在大马奥理担任了23年的秘书,如今已告老退休,但依然关心大马体坛发展。
高龄80他对于运动员退役之后的看法就是:如果运动员在退役前不为自己思考和计划,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们!
一名运动员往往用了许多时间,投入在所擅长的运动项目中,有人为国赢下奖牌,取得出色成绩,也有人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对于他们的努力和贡献,政府是否有责任保障他们退役后的工作需求呢?
在谢国骥看来,一个人投身于运动领域,皆是出于自愿,并没有人强迫他们必须专注于体育,因此政府没有责任为他们规划或安排退役后的工作。
“运动员应该在投入相关运动领域3到5年后,清楚知道他们是否能够成功突破自己或取得好成绩。如果他们无法做到,就应该转投其他领域。”
他认为,运动员的父母有一定的责任给予孩子建议和指导,让后者清楚自己需要的方向,不能把一切责任都交给政府。
就他而言,政府官员并不是可以指导或协助运动员的人,因为前者只是官僚,在照顾后者之前肯定先考虑如何照顾自己,如此一来又怎会为运动员规划未来呢?
训练之余也重视学业
至于在体坛表现出色的运动员,例如拿督李宗伟,他们已有能力让自己成为百万富翁,已不需担忧退役后的经济能力和工作。
一些能良好规划自己生活和事业的运动员,他们在这方面已有妥善安排,并且能够在退役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然而,那些不自爱的运动员,除了没有妥善规划未来,甚至还染上赌博或喝酒等坏习惯,他相信这类运动员在退役后将会陷入大麻烦。
“那些平时积极训练和参加比赛,同时重视教育和充实自己的运动员,在退役后更有可能找到好工作。因此运动员必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能够得到什么。”
大多数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例如游泳、田径、乒乓等,属于比较踏实的运动,运动员退役后可能可以寻找到相关工作。
更受关注的体育项目如羽球和足球,如果运动员能创造好成绩,即使达到退役年龄,可能还会尝试继续坚持多一些时间。
然而,有些运动员的成绩不尽理想,已不适合留下来浪费时间,但却坚持留在队中,谢国骥认为这或许与教练有一定的关系,教练需为此负上责任。
“即使教练知道自己的运动员没有前途,他们也会说服他们的运动员继续留下来。因为运动员是他们的‘饭碗’,如果没有优秀的运动员,他们将失去工作。所以有时他们会误导运动员,间接影响了运动员的决定。”
总括而言,运动员视效力国家队是一种光荣,并且渴望留在其中,但是若长期没有进步或提升,他们就需要改变方向,追求自己的另一片天。
无法突破应回正规学校
在体育学校内,运动员除了受训,也同时接受基本教育,期待成为出色的运动员和学生,但往往两头不到岸。
“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尤其是篮球、排球、橄榄球之类的团队运动,可能一直无法成为各自运动中的优秀职业球员。这些学生花了4到5年受训,试图成为伟大的运动员和学生,最终都失败了。”
谢国骥指出,另外像潜水这类非常专业的运动,如果他们无法提升自身水平,便没有其他选择,因此应该选择专注于自己的学业。
“不幸的是,这些运动员却被迫继续接受培训,而不是离开体育学校,回到正规学校。”
此外,他相当惊讶,有不少体育学校的学生希望自己退役后,政府能够继续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这类运动员期望退役后依靠政府,谢国骥说自己无法理解他们的思维,毕竟不是政府强迫他们进入体校,而是他们自愿进入体校追求自己的运动梦想。
当教练最简单迅速
运动员退役后最常见的工作是成为教练,谢国骥认为这是退役运动员以最简单和迅速的方式,开始赚取收入的方法。
“那些决定成为教练的退役运动员,大多数都是‘懒惰’的,相信是在他们年轻时忽略了教育的重要,因此寻找这种方便快捷的赚取收入的方式。”
他表示,一些缺乏资格或经验,却满怀雄心壮志的运动员想要成为精英队伍或国家队指导者,因而选择成为体育教练。
至于体育教师,则是教授小孩基本运动技能的体育老师,从体育发展角度而言,体育教师显得更重要,他们传授技术的能力更加稳定。
教师成绩取决于表现
“体育教师的成绩取决于他们所培训的运动员的表现,而不是获胜的次数。因此,体育教师的的训练出来的成果,可能就是创造未来的体育项目冠军。”
在体育教练方面,他认为又可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是由政府或俱乐部雇用的教练。这类教练工作有非常大的风险,因为他们容易被解雇,其职业生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取悦他们的“老板”。
“有许多资深的教练,曾经是国家运动员,受雇于国家体育理事会(MSN),现在也已经失业。”
第二类是那些创建自己的培训中心的教练,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只要努力工作培训新苗,展现他们的诚意,就有机会取得成功。
动辄请假忽略工作
在大马体坛,过去曾有过运动员在没有比赛和受训时,在私人界工作的合作方式。
“当时,一些私人企业,如银行、保险公司等,曾经雇用代表他们的运动员当职员,甚至到运动员退役后,都继续为雇主工作。”
但是,谢国骥表示,一些运动员利用他们作为国家运动员的地位,时常以训练为由,动辄请假而忽略了自己的工作,以至他们的非运动员同事必须花更多时间接手留下的工作。
“后来由于经济衰退,银行减少了员工,商界不再随意聘用运动员。”
奥理会派遣到海外求学
在谢国骥出任大马奥理会秘书时,奥理会已有一些为退役运动员安排的计划,包括丹斯里李裕隆运动员教育基金(Tan Sri Alex Lee Athletes Education Fund),为有志深造的国家运动员提供奖学金。
“迄今为止,大马奥理会已为国家运动员提供57分奖学金,同时还派遣退役运动员到海外,如匈牙利和美国布达佩斯参加高水平的教练课程。”
他指出,大马奥理会每年为有意成为体育管理和行政人员的退役运动员,开设体育管理员课程和高级体育管理课程,迄今已有1千多人毕业。
但相较大马的退役运动员比例,上述参与课程和毕业的人数并不算多,因为许多退役运动员对这类为运动员而设的深造教育不感兴趣。
大马奥理会也和国际奥理会合作,由大马派遣退役运动员参加高级体育管理课程;同时后者通过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德科集团(Adecco)的协助,为退役运动员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开设课程。
“即是说,退役运动员拥有许多机会参加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的深造课程,但有者是不晓得拥有这样的机会,而大多数人则对此不感兴趣。 ”
他相信今时今日的运动员,可通过互联网学习,将有很大的机会接受更多教育,提高他们的学历和就业前景。
政府提供大学深造机会
政府一直以来给予退役运动员一些协助,例如为运动员提供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其入学资格也不太严格。
“运动员可以基于训练和比赛的理由而推迟考试,也可以用更长的时间才毕业,而且不少人从中获得奖学金。”
虽然这可以解决一些运动员在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谢国骥指出另一个关键,即提供运动员教育不是难事,为他们寻找和分配工作却不容易。
“当中原因是有时运动员浪费时间修读一些没有价值,且职位空缺有限的课程。例如,许多前运动员参加体育科学课程,这些课程有用吗?”
在他看来,对一些退役运动员来说,参与机械或厨师的课程,反而更有工作前景。因此,运动员在作出决定之前,必须寻求父母及亲人的建议, 不应该只听取教练和体育官员的意见。
体育协会资源有限
在考量运动员的退役后的生活,各自所属的体育协会也尝试以各种方式来协助他们。
谢国骥表示,体育协会资源有限,想要帮助退役运动员看来也有心无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体育协会并不需要接管父母和运动员自己的责任,它们充其量只可以以招募退役运动员当教练或体育教师。
美国不援助退役运动员
纵观全球的体育制度,是否有一个适合的方式协助退役运动员吗?
谢国冀指出,美国有一个极佳的系统,就是它完全基于自由市场原则,即适者生存!美国的退役运动员只能依赖私营企业或商业单位,政府不会向退役运动员提供任何援助。
他表示,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马来西亚曾经拥有私有化体系,政府于1970年代时开始试图协助运动员, 但此举实际上是溺爱和在宠坏他们。
报导:潘有文
图:本报资料中心/互联网
图:本报资料中心/互联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給匿名者:有種,請留名和連結,別匿名當孬種。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